2019年1月10日 星期四

第三節 學術思想的興盛 (1.10.3)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第二冊】>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十章 春秋戰國時代值得注意的幾件大事

第三節 學術思想的興盛 (1.10.3)

       春秋戰國時代,是我國學術思想的黃金時代,那時產生的政治哲學思想家很多,他們著書立說,影響中國的文化與立國精神甚鉅。研究其學術思想所以發達的原因,不外下列幾點:

(一)由於諸候的競爭激烈,各國開放政權,延攬人才;同時社會發生激變,人民生活很苦。於是有思想的知識份子,面對社會問題與人生問題,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和理想。

(二)由於教育的推廣,已不是貴族的專利品;貴族逐漸沒落,於是一些失意的貴族,不得不靠教育平民來維持生活。因此,平民也得到教育,學術思想也因平民的研究而大放光彩。

(三)由於言論思想的自由,因此百家爭鳴,學者紛起,在自由競爭的環境中,學術思想也就突飛猛進了。

當時的學說思想,派別很多,可分為陰陽縱橫小說十家。如小說家不算在內,其餘九家,又稱「九流」。其中以、法四家影響後世最深,現在把它分別列述於后:

(一)儒家:春秋時代最偉大的儒者是孔子,孔子名丘,別號仲尼,是魯國鄹邑(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縣) 。他生於周靈王廿一年(西元前五五一年) ,他的父母死得很早,家庭非常貧苦。他曾替魯國貴族做過管理倉庫和畜牧的事。因為好學不倦,到三十歲的時候,便以好學知禮為人們所尊重 。當時國際形勢很紊亂,戰爭不息,民不聊生;孔子抱着救世安民的希望,乘着魯國內亂的時候前往齊國,以禮樂治國的理論向齊景公去遊說。齊景公對他雖很禮遇,但他在齊國一住七八年,始終沒有任用他。直到魯定公即位,他才返回魯國。魯定公對他很賞識,封他做司寇的官(掌司法) ,并代理了三個月的相職。他的政績很好,歷史上曾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讚語。那時他已經是五十一歲左右了。後來因為魯國的權臣季孫氏對他沒禮貌,他就辭職離開魯國,周遊列國,想去另行尋找實行他理想的機會。結果各國的君主都只是見利忘義,對禮樂仁義道德的理論,都格格不入。他返回魯國,已經是六十八歲了,於是只有從事著述和講學。當時從他求學的有三千人,而得到他的實學的只有七十二人。至於他的著述,曾將古詩三百篇的舊曲,加以修訂,這是他平生認為最得意的事。又將魯史整理,作成春秋一書;其他尚有易經、尚書等,據說都經他删訂的,是否真由他執筆寫的,也就很難考證了。他的主張是以「仁」為中心,表現在個人修養方面是「忠恕」;表現在政治方面就是「德治」亦即「仁政」。他的思想,保持樂觀進取。他生前的言行,由其子弟等追述下來,集成一書,名叫論語,由此書中便可窺見他的思想和主張,是多麼的崇高和淵博了。繼承他的思想而加以發揚的,有戰國時的孟子和荀子,孟子以「性善」做人生哲學的根據,提出了「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主張,對政治主張行仁政,效法先王,提出了「民為本,君為輕」的政治哲學;荀子則以「性惡」為人生哲學的根據,反對「順應自然聽天由命」的哲學,而特別注重人為的努力,他施教的方法雖有不同,但他的目的,也和孟子相同。儒家這兩派學者,都注重學問的修養工夫,以教育的和平的方法改善人類,所以人們稱之為儒家。

(二)墨家:墨家的創始人為墨子,名叫墨翟,據說也是魯國人,也有人說他是宋國人。他誕生的時代較孔子稍晚。他的一生行事,流傳到現在的很少,可能他的出身很低微。戰國時代,多孔墨並稱,可見他這個學派也不小。他的學說是以實利主義為出發點,主張「兼愛」。他所說的宗旨,應不惜犧牲自已以達其目的。戰爭是愛的大敵人,所以他反對戰爭。他想替人類謀幸福,極力反對奢侈,崇尚節檢。他是一個具有宗教熱誠與刻苦精神的實行者,他有一個嚴密的組織,他的信徒皆可赴湯蹈火,對他絕對服從。他的信條是犧牲、刻苦、守法、重信、輕財、互助。他是一個腳踏實地苦幹的人,學問也很淵博,可惜他死後,內部發生分裂。且他所主張的嚴厲生活,過份刻苦,不能適應社會人情,因此他的學問後來便衰微了,到後來竟又流為遊俠了。

(三)道家: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別號叫做聃( ㄉㄢ),年紀比孔子大。他曾做周室的守藏室史官,相傳孔子曾向他請教過「禮」的問題。他的主張是「清淨無為」,一切順應自然;執政的如能放任人民聽其自然,人民一定不會為非作歹。他覺得禍福是相對的,物極必反;所以他教人謙卑遜讓,知足寡欲,才是真正的幸福。遺留到現在的有一部五千字的道德經,傳說是他所著的。這本書雖僅五千字,它對人生、文明、政治、宗教等問題,都有特殊的見解,對後世影響很大。繼承他的學說的,有戰國時代的莊子,他推演老子的學說更為澈底,他着有莊子一書流傳於世。他避世的思想,較老子更為明顯。他認為世間萬物,都是平等的,就是 死與生也沒有什麼兩樣,凡上下、貴賤、大小、壽天、是非、利害等相對的名詞,都是世人妄生差別。差別愈多,爭論愈烈,偏見愈深,是一個極端命定論者。又有楊朱主張「為我」,是一個極端個人主義者,所謂「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與老莊哲學很相近。道家這派學說,主張順應自然,教人樂天安命,極有批評精神及解放人心的功用;但偏於消極,流弊為頹廢和怠弱,為文化進步的一大障碍。

(四)法家:法家對於人生和宇宙,並沒有具體的主張,也不是現在的法學,祇注重到法律和政治,也是人君統治的技術;簡單的說就是「尊君」,「守法」。這種法治主義,不但為戰國時代的藥石,也給後世專制政治立下基礎。法家的派別很多,以管仲晏子來說,他們的法學思想是注重經濟,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義,衣食足而知榮辱」,即可見其思想的重心。韓相申不害則注重「術」,即以權術操縱臣屬,,暗別忠奸,加以莫測的賞罰,使臣屬不敢為非。魏相李克和秦相商鞅則注重「法」,即制定法律,以嚴刑重賞的手段,促其澈底實施。另一派則注重「勢」,特別強調君主的重要,認為君主只要掌握着權威,即可號令人民,,莫敢不從,這一派可以趙人慎到為代表。然集法學之大成者則推韓非。他著有韓非子五十五篇,他的學說是君主使用法術和權勢來統治國家和人民,他反對儒家的賢人政治,他認為世間的賢人太少了。君主只要有權威在手,便可以統治;惟有用嚴刑峻法,才能使臣民服從,並訂定獎勵兵和農的優待法律,使民強國富。他的政治思想,雖未在秦國親自實行,然為秦相李斯實行得很為澈底。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已奠定富國強兵的基礎。而且在列國中,一直是實行法家學說的國家;一切以富強為目標而費視人道,故國能集中,終於併吞六國,統一天下。但因為專制的暴政,使人民無法忍受,所以很快的就走上滅亡了。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第二冊】>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三節 學術思想的興盛 (1.10.3) - (1)
↑ 第三節 學術思想的興盛 (1.10.3) - (2)
↑ 第三節 學術思想的興盛 (1.10.3) - (3)
↑ 第三節 學術思想的興盛 (1.10.3) - (4)
↑ 第三節 學術思想的興盛 (1.10.3) - (5)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第二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