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冊 中古時代(續) (由文景之治至王莽篡漢)
第三章 西漢式微王莽篡位
第一節 寵臣屈死蕭望之 (3.3.1)
却說元帝即位後,立王氏為皇后。王氏係王禁的次女,名叫政君,少時雖曾數度計人,但總是納聘後未婚夫即死。王禁覺得很詭異,特邀相士替政君看相,都說此女必貴,不要輕視。王禁乃教女讀書習琴。政君聰慧異常,一學便會;十八歲奉命入侍後宮充當宮女,那時剛好太子奭所愛的良娣司馬氏病故。太子因痛念司馬氏,便拒與所有姬妾同寢。宣帝因太子已年逾弱冠,尚未得子,現在為了司馬氏的死,拒與其他姬妾同寢,將來怎有子嗣呢!便囑皇后選擇宮女五人,賜給太子,誰知太子只勉強看了一眼。問他何人合意,太子只隨口回答說:「其中倒有一人可取。」再問他是何人,太子又默然不答,當時恰好有一個縫衣宮女,立在太子身傍,便以為太子係看中這縫衣宮女,於是便將她送入太子宮中。其實太子並無意選妃,只不過隨口回答而已。這縫衣宮女就是王政君。政君送入東宮,並未蒙太子召幸。有一天,太子奭愁懷稍減,至內殿與政君相遇,見政君態度幽靜,修長合度,倒也喜愛,當晚即召入侍寢。說也奇怪,太子有姬十餘人,七八年來均未生育,而政君一度召幸,竟一舉生男,宣帝很是高興,特取為驚,號為太孫。故元帝繼位,便立王政君為皇后,立子驚為太子。那時驚尚只四歲哩!相士說王政君必貴,果然正位中宮呢!
自霍氏滅族,宣帝恐政權又操在權臣的手裡,特召兩個宦官侍直,掌管奏牘出入。這兩個宦官,一為中書令弘恭、一為僕射石顯。兩人小忠小信,善俟人意,因此能逐加擢升,幸宣帝英明,雖然任用宦官,但尚不使二人弄權。元帝英明不及他的父親,怎能不為這兩個狡滑宦官所欺呢?因此二人便漸漸的盜弄起政權來了。那時大司馬史高,係憑着戚誼始職居宰輔,毫無才略,所有郡國大事,全憑蕭望之、周堪二人裁決。二人都是元帝的師傅,又曾推荐劉更生為給事中,元帝也十分寵信。因此,史高便成有位無權了。而猜嫌亦由此而生。不消說史高為了增加自已的勢力,便與弘恭、石顯勾結;想設法除去蕭周二人,好使自已能專政。於是暗中使人上章 彈劾蕭望之、周堪、劉更生,說他們排擠許史二姓子弟,有意誣陷。趁蕭望之休沐的時候,方纔呈入。元帝看了,使弘恭、石顯二人查問,於是二人又趁機蒙混元帝,竟將他們下獄;差不多關了十多天,元帝尚不知道。後來有事咨詢,特遣內侍往召,內侍答稱已經下獄。元帝聽了大驚,說:「何人敢將他們拘押獄中呀!」弘恭、石顯二人在側聽了,慌忙跪下說:「前日曾蒙陛下准奏,方敢遵行呢!」元帝很不高興的說:「你們只說召致廷尉,並未說及下獄呀!怎能得隨便拘押呢!」接著又說:「快令他們出獄照常辦事好了!」二人只好趨出與史高商議,要史高出面。第二天史高入見元帝說:「陛下即位不久,即將師傅拘押下獄;現在又叫他們出獄供職 ,難免不為臣下議論。陛下德化不深,何必令出無常?不如將他們免職,倒還安當些!」元帝聽了,也覺得有道理,竟下詔將蕭望之、周堪、劉更生免職,出獄為庶人。元帝的昏愚,也就可想而知了。
纔過一月,隴西發生地震,倒塌房屋很多,人也傷亡無數,連太上皇廟,都被震塌。接着太史又奏報天象告變。元帝聽了很是驚慌,心想這必是前時貶了師傅,得罪了上天所致。因此,特下詔賜封蕭望之為關內侯,又召周堪、劉更生入朝,擬授為諫大夫。弘恭、石顯見三人復得起用 ,很是着慌,急向元帝面奏,謂不應再起用周劉二人,而表彰自已的過失。元帝默然不答,接着二人又說,就是想用周劉,也祇可任為為中郎,不應升為諫大夫。元帝又為所蒙蔽,只使周堪、劉更生為中郎。後又想起蕭望之通經術,欲使為相,這個消息為弘恭、石顯所聞,惶恐得很,就是許史二家,也日夜不安,恨不得立將蕭望之致死。
劉更生因恐蕭望之被小人構害,早想上書陳明,又恐構成同黨嫌疑,因此托外親上書:說地震星變,都為弘恭石顯二宦官用事所致,應貶退二人,起用蕭望之,方可轉災為祥。這書呈入,被弘恭石顯看到,二人料定是劉更生所為,便面奏元帝,應究治上書之人。元帝也就聽從,果然查出係劉更生所使。結果劉更生又被坐罪,免為庶人。
蕭望之見劉更生受禍,恐被株連,特叫他的兒子蕭伋上書,訴說前次無故遭貶,應求申雪。群臣阿附權勢,都說蕭望之不知自省,反教子上書訴冤,失大臣禮,應照不敬論罪,下獄訊辦。元帝也恐蕭望之不甘受辱,但經不起弘恭石顯巧言蒙蔽,也就命謁者去召蕭望之。石顯借端之作威作福,派執金吾車騎(等於現警備部)往圍蕭望之府第,如臨大敵。蕭望之遭此變故,非常氣憤,便想自盡。適門生朱雲入見,蕭望之便問他,對此事應怎麼辦?朱雲係魯人,素負氣節,便率直的回答說:「不如自裁!」蕭望之仰天長嘆說:「我曾位至幸相,年已過六十,還有何面目入牢獄呢!」說完,便服毒自盡。
元帝正在吃飯,聽說蕭望之服毒自盡,便停飯不吃,痛哭流涕的說:「我知道蕭望之不肯就獄,今果然如此!逼死我的賢傅,可恨!可恨!」說完,即召入弘恭石顯,責他倆逼死蕭望之。二人佯作驚慌,免冠伏地叩首。元帝又大發慈悲,不忍加罪二人。但喝令退出而已。即下詔令蕭望之之子蕭伋承襲父爵關內侯; 一面又擢升周堪為安祿勳,以周堪的弟子張猛為給事中。元帝處事,就是這樣的,一時英明,一時昏庸。結果周堪、張猛二人,還是被構陷外調。周堪降調為河東太守,張猛降調為槐里令, 總算暫時的保全性命。後來周堪、張猛又被召入宮中任職,周堪見朝中奸職滿佈,憂憤而死。張猛被石顯所迫自殺。只有劉更生未被害死而已。
元帝受制於外戚和宦官,自已又優柔寡斷,那還有什麼作為呢!西漢的衰微,由此可見一斑了。
原書掃描如下:
![]() |
↑ 第一節 寵臣屈死蕭望之 (3.3.1) - (1) |
![]() |
↑ 第一節 寵臣屈死蕭望之 (3.3.1) - (2) |
![]() |
↑ 第一節 寵臣屈死蕭望之 (3.3.1) - (3) |
![]() |
↑ 第一節 寵臣屈死蕭望之 (3.3.1) - (4)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