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第三節 傅介子揚威異域 (3.2.3)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三冊】                  【後一篇】>

第三冊 中古時代(續) (由文景之治至王莽篡漢)

第二章 西漢昭宣的承平時代

第三節 傅介子揚威異域 (3.2.3)

      却說上官桀父子謀逆案結束後,當然少不得一番論功行賞,仍由霍光秉政如初。霍光有意使民休息,不願興動兵革。偏又有烏桓校尉奏報,烏桓部眾不服受束。原來烏桓為東胡後裔,為匈奴冒頓單于所破,餘眾走保烏桓鮮卑二山,遂分為烏桓鮮卑二部,仍被匈奴所役屬。至武帝時攻入匈奴各地,遂將烏桓人民徙居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四郡塞外,設烏桓校尉就地監獲,為漢屏藩。

      既而烏桓漸強,不服管束,一面又侵掠匈奴。匈奴發兵報復。霍光得了情報,於是拜中郎將范朋友為度遼將軍,率二萬騎出遼東,陽擊匈奴暗圖烏桓。行到塞外,匈奴兵果已退去,當即攻入烏桓。烏桓剛與匈奴交戰,兵力疲乏,那能抵抗?被殺得大敗,斬獲六千餘人,大勝而歸。邊患總算平定了,同時又有傅介子誘殺樓蘭王,揚威異域。事情發展是這樣的:
      傅介子北地人,少年好學,從軍後得了一官半職。在軍中聽說樓蘭龜茲兩國,叛服無常,常攔殺漢派使節,使漢無法通問大宛。乃獨自詣關上書,願擔任出使大宛的使命。霍光見書,甚為嘉許,便派他出使,順道傳詔詰責樓蘭龜茲兩國。原來樓蘭為西域要道,自趙破奴征服後,向漢稱臣。但又苦於匈奴的侵伐,因此一面事漢一面又結好匈奴兩處各遣一子為質武帝征和元年樓蘭王死,上書請遣還質子為王。但質子因犯漢法,身受宮刑,不便遣還,設詞答復,叫他另立新王,并責他再遣子入質。未久,新王又死,匈奴即釋還質子安歸,令為樓蘭王。 忽使徵安歸入朝。安歸見前王所質二子於漢,均未放歸,不免疑懼,便拒絕漢使索性歸附匈奴,並為匈奴攔殺漢使。

      傅介子到了樓蘭,嚴詞詰責,并揚言漢將派大兵前來征討。安歸理虧詞窮,連忙謝罪,表示願意永遠臣服。傅介子再赴龜茲。龜茲王也即服罪。適有匈奴使人自烏孫返寓龜茲,被傅介子探悉;便於夜間率領從人攻入匈奴使者帳內,將匈奴使人殺死,持了匈奴使人首級回報。於是傅介子因功遷升中郎,得為平樂監

      傅介子又向霍光建議說:「樓蘭龜茲反覆無常,前次空言詰責,未必心服。願再往刺殺該王,俾威示西域各國。」霍光見他前次出使胆略過人,便也應允。傅介子募得壯士百人,賚著金幣採帛,揚言頒賜各國。奉詔西行,到了樓蘭,樓蘭王安歸聽說傅介子又來,當即出見。傅介子見安歸左右衛士很多,不便下手。於是退回佯對番官說:「我奉漢天子命遠來頒賞,汝王應親自出外遠迎,為何如此簡慢呢?我明天就要動身到別國去,不願再頒賞了!」說完,便率部在外搭帳安營。安歸見傅介子從人果然抬着很多金帛,不由的起了貪心;立命備辦酒席, 邀宴傅介子。傅介子不肯赴宴,且連夜整備行裝,好像要走的樣子。安歸只好親率左右近臣, 至客帳回拜,并將酒席挑來,款待傅介子傅介子怡然入席,并故意將金帛列在席前,指示給安歸看。安歸看了目眩神迷,於是很高興的開懷暢飲。等到已有八成酒意,傅介子起座對安歸說:「漢天子尚有密詔傳達,請王屏退左右,以便回陳。」安歸酒後忘情,毫無顧慮,便命左右退出帳外。傅介子見安歸左右均已退出帳外,立舉杯擲地。帳後突出壯士十餘人,立將安歸殺死。傅介子割了首級,大胆的出帳對大眾朗聲說:「樓蘭王安歸私結匈奴,屢殺漢使,得罪漢天子,故派我前來加誅。如今你們的王已死,你們沒有罪過。你們質在漢廷的王子尉屠耆,現已由大軍擁至,代就王位。你們若敢妄動,那就要玉石俱焚了!」大眾聞言,只好唯唯聽命。

      傅介子乃命番官各就原職,等候新王;他即率部回都覆命。霍光見大功告成,很是高興,即傳達昭帝詔命;將安歸首級懸關示眾,封傅介子義陽侯。即日召見尉屠耆,將樓蘭改為善鄯, 并賜善鄯王印,以宮女嫁為夫人,派兵護送回國。從此善鄯王也就永不叛漢了。

      傅介子立功異 域,以百人入虜廷,取番王首級如拾芥的壯舉,也就流傳千古了。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三冊】                  【後一篇】>


原書掃描如下:
↑ 第三節 傅介子揚威異域 (3.2.3) - (1)
↑ 第三節 傅介子揚威異域 (3.2.3)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三冊】                  【後一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