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5日 星期二

第七節 每戰必勝的霍去病 (3.1.7)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三冊】                  【後一篇】>

第三冊 中古時代(續) (由文景之治至王莽篡漢)

第一章 開邊拓土的漢武帝

第七節 每戰必勝的霍去病 (3.1.7)

       却說大將軍衛青自尚平陽公主後,與武帝親上加親,恩榮無比。他本是一個私生子,冒姓,曾為平陽公主的奴,後來居然與女主人平陽公主結婚,在歷史上確是一段佳話。他的外甥霍去病,也是一個私生子,在征匈奴的功業上,可說與衛青比美;每次出征,如獲天佑,迭建奇功,這可說是漢史上的奇蹟。

      元朔六年,大將軍衛青奉命出討匈奴,霍去病年纔十八歲,熟習騎射,官拜侍中*,自願請求隨证。衛青便令他為嫖姚校尉,選募壯士八百人,歸他帶領,一同出發。出塞後適與匈奴兵相遇,漢軍迎頭痛擊,斬首約數千級。匈奴兵戰敗退走,漢軍直入匈奴境內百餘里,各將士殺得興起,分道再進。有前將軍趙信,本是匈奴小王,降漢後封侯,自恃路境熟悉,領軍直進;右將軍蘇建也不甘後人,勇往繼進;霍去病少年好勝,自領壯士八百騎,獨成一隊,另走一方;餘眾亦各率部隊,尋斬敵踪。衛青則在後駐紮,專等各路勝負。已而諸將陸續還營,亦有獻攻獻俘的,亦有未發現敵踪的,點驗軍士尚無損失。獨不見趙信蘇建兩將軍及外甥霍去病返營。衛青恐有疏虞,忙派諸將前往救應。但過了一天一晚,仍無消息,衛青急得惶惑不安。原來趙信、蘇建二人,深入敵境,中敵埋伏。趙信見事不妙,便率軍投降匈奴;蘇建全軍覆滅,僅剩得單騎逃歸。霍去病最後方到,却斬獲敵首二千有餘,并生擒匈奴相國當戶,和單于叔父羅姑,以及匈奴侯爵首級一人,入營報功。衛青大喜,自思得足償失,乃班師回朝。霍去病因戰績過人,授封為冠軍侯蘇建則蒙恩赦,贖罪為庶人。
*侍中在秦朝是宰相的屬官。到漢朝則主要是加官,授予已有其它官職者,為侍中則可入宮禁之中,成為得到皇帝信任的標誌之一。(Wiki)

      元狩二年,武帝復擢霍去病驃騎將軍,領軍萬騎,由隴西(今甘肅臨洮縣東北)出擊匈奴;轉戰六天,踰馬支山(今甘肅山丹縣東)深入千里,斬匈奴折蘭王盧侯王,并生擒渾邪王子和相國都尉,奪取休屠王祭天金人而歸,斬獲敵首八千九百餘級。

      過了數月,霍去病又出兵北地(今甘肅環縣東南) ,深入匈奴境二千里,兵至祁連山(今甘肅張掖縣西南) ,斬獲敵首三萬餘級,俘獲二千五百人。霍去病經此三次大捷,功業無人可比,連他部下偏將如趙破奴等,都得封侯了!

      是時漢軍宿將的部下,都不及霍去病的精銳;且他每次出兵,如獲天佑,深入無阻。匈奴亦相戒生畏,不敢對敵。至馬支祁連二山,被霍去病攻破。匈奴有一首歌謠說:「亡我祁連山 ,使我六畜不蓄息!失我馬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這歌謠傳入內地,霍去病的聲威更甚。 武帝曾勸霍去病學習孫吳兵法。霍去病說:「為將必須隨機應變,何必定拘古法呢!」武帝又替霍去病營建府第。霍去病辭謝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由此可見他的忠勇了。武帝益加寵愛,比諸大將軍衛青呢!

      霍去病的父親霍仲孺,前在平陽公主家為吏,故得私通衛少兒,私生下去病。後來衛少兒別嫁陳偉(陳平之孫) ,仲孺亦自回原籍。去病初不知父名,直至入官後,始得知悉。此次北伐回師,道出河東,查知其父仲孺尚存,乃派吏往迎,始得父子聚首。仲孺業已另娶妻室,生下一子,取名為,已十多歲了,頗有才慧;去病視若親弟,并令其弟同行入朝。一面為父購置田宅,招買奴婢,使享天年,然後辭歸。霍光隨兄入都,補為郎官。衛青見外甥立功受,富貴與已相似,很是高興。父子甥舅,同時五侯,真是權傾朝右,顯赫已極哩!

      是年秋,匈奴所屬渾邪王率眾四萬人入塞請降。原來渾邪王休屠王結作毗鄰(毗 ㄆ一ˊ接連),自衛霍二將軍數次北伐,連戰連敗,匈奴單于責他倆連年挫失,有損國威,欲行罪誅。二胡王懼罪,故相約降漢。休屠王忽中途反悔,渾邪王大怒,便殺了休屠王,併有其眾,且將休屠王的妻子一併拘押投漢。武帝仍恐匈奴有許,因命霍去病率兵往迎。霍去病麾軍渡河,接見渾邪王,察出有離心將士八千人,乃一併處死,始率同渾邪王入朝。武帝封渾邪王為漯陰侯,又將降眾四萬人,分別安置於隴西北地上郡朔方雲中五郡,後又將渾邪王舊地,改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惟休屠王太子日磾年僅十四歲,沒為官奴,伺養馬匹。後來武帝游宴,乘便閱馬,適巧日磾牽馬進來。武帝瞧見他已長得相貌堂堂一個美少年了,便召到面前詢問他的姓名。日磾應對稱旨武帝甚為喜悦,便擢升為馬監。未幾又遷升為侍中。因霍去病曾獲休屠王祭天金人而歸,故賜姓為日磾。後來金日磾*竟成漢室一代名臣呢!
*金日磾(國語發音:金密滴,注音:ㄐㄧㄣ ㄇㄧˋ ㄉ一,前134年-前86年),字翁叔,漢武帝賜金氏,為匈奴休屠王之長子,後來成為漢朝將領,西漢武威郡休屠縣(今甘肅民勤縣)人。(Wiki)

      元狩四年,武帝再命衛青霍去病各領五萬騎,出擊匈奴衛青定襄(今綏遠和林格爾縣) ,出塞千里匈奴敗走,漢軍直追至寘顏山(寘 ㄓˋ )趙信城而還,斬獲敵首一萬九千餘級。李廣因此役迷道失期,無功有罪,羞憤自殺。霍去病則分道自代郡右北平(今熱河平泉縣),出塞二千餘里,貫穿大漠封狼居胥山而還;生擒匈奴三王及將官八十三人,斬獲敵首七萬餘級。此役雖獲大勝,但漢軍亦傷亡數萬,喪失馬匹十萬餘匹;西漢的國力,也就受到莫大的損失。
*封狼居胥指西漢大將霍去病登狼居胥山 築壇祭天 以告成功之事,後來封狼居胥成為漢人的最高榮譽之一。(原文網址)

      霍去病聲望日隆,所受祿秩與大將軍衛青相等。衛青却自甘恬退。李廣的兒子李敢,原隸霍去病麾下,積功已受封為關內侯;因怨父死非罪,故懷恨衛青;少年氣盛,一腔氣憤,便往見大將軍衛青,詢問其父致死原因;一言不合,便一拳向衛青面上擊去。衛青連忙閃避,但額上已略受傷;經左右搶獲,李敢始憤憤而出。但衛青却寬容大度,并不動怒,只在家用熱敷傷調養,并不向外人說知。偏偏被他的外甥霍去病知道了,便有心替舅父報仇。

      有一天,武帝甘泉宮游獵,霍去病李敢亦都相隨。正在馳逐野獸的時候,霍去病趁李敢沒有防備,借射獸為名,一箭將李敢射死。武帝還袒護著霍去病,只說李敢被鹿觸死。專制時代的君主,無人敢替李敢雪冤,只好由其家屬殮葬了事。也許是天道有知,巧為報復,不到 一年,霍去病雖在壯年,竟致病故。後來他的兒子亦在壯年病歿,竟至絕嗣無後。這也許是好殺的果報哩!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三冊】                  【後一篇】>


原書掃描如下:
↑ 第七節 每戰必勝的霍去病 (3.1.7) - (1)
↑ 第七節 每戰必勝的霍去病 (3.1.7) - (2)
↑ 第七節 每戰必勝的霍去病 (3.1.7) - (3)
↑ 第七節 每戰必勝的霍去病 (3.1.7) - (4)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三冊】                  【後一篇】>

2 則留言:

  1. 【封狼居胥為何成為古代武將最高榮譽?】
    2017-02-01 由 雜學 發表于歷史

    封狼居胥成為古代武將最高榮譽出自於霍去病。成語也出自這裡!
    霍去病,17歲為冠軍候,19歲為驃騎將軍,衛青的親外甥,17歲從征,24歲病亡,短暫一生戰功無數!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489zxyq.html

    回覆刪除
  2. 【漠北之戰】Wiki
    漠北之戰是於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發生於戈壁沙漠以北的一次大規模戰役,漢朝軍隊在此役中對匈奴的心臟地帶發起了大規模的戰略進攻。在衛青與霍去病的率領下,西漢軍隊最終取得決定性勝利。

    影響
    漢朝為這次勝利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兩將軍出塞,士卒陣亡數萬,十四萬馬匹回來只餘三萬。漢朝中央政府在戰後為了彌補戰爭損失而增稅,加重了百姓的負擔。迫於重稅和徭役而逃亡,很多人成為流民,使官府直接掌握的編戶齊民大為減少。

    另一方面,匈奴短暫性的遭受了打擊;匈奴人在戰爭和瘟疫中損失了大量人力,與此同時,家畜的大量損失造成了食物的短缺,而影響更為深遠的是,由於失去了南部的大量肥沃草原,匈奴部落被迫北遷至貧瘠而寒冷的戈壁沙漠以北的西伯利亞地區,面對更大的生存壓力。因此,漢朝與匈奴之間的實質性停火只維持了短短七年,匈奴人就在前112年南下侵擾五原。

    (Wiki: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C%A0%E5%8C%97%E4%B9%8B%E6%88%98)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