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0日 星期日

第七節 深宫干政的傅太后 (3.3.7)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三冊】                  【後一篇】>

第三冊 中古時代(續) (由文景之治至王莽篡漢)

第三章 西漢式微王莽篡位

第七節 深宫干政的傅太后 (3.3.7)

      却說傅昭儀謀立孫兒的計劃已經成功,但為了稱號的問題,頗使哀帝為難。適有高昌侯董宏迎合上意,上書引秦莊襄王夏姬所生,過繼給華陽夫人,即位後兩母並稱太后,可援為例。」 哀帝得書,正想依議下詔,偏大司馬王莽,左將軍師丹聯名諫阻;認為皇太后名號至尊,不能有二;董宏引亡秦敝政,應以大逆不道論罪。哀帝雖然不快,但王莽是王太皇太后的姪兒,未便駁斥,只好免董宏為庶人。傅昭儀聽了這個消息,很是生氣,立即面責帝,定要速上尊號。哀帝沒有辦法,只好向王太皇太后求如所請,乃尊父定陶王為共皇;祖母傅昭儀共皇太后;母丁姬共皇后。於是外家王趙丁傅四家子弟,都並登顯爵了。

      有一天太皇太后在王氏宮中設宴,在上面設了兩個正位,一為太皇太后王氏,一為共皇太后傅氏王莽看了,便大聲阻止說:「定陶太后,乃是藩妾,怎得與太皇太后並坐,快將座位移下!」直至兩座位移好,始行退出。傅太后聽了負氣,不肯赴宴,並立即迫脅哀帝,要將王莽攆出,哀帝尚未下詔,王莽已聽得風聲,自請辭職;當即奉詔批准。並賜金帛令其返第。朝中公卿大夫,尚稱王莽守正不阿,進退以義,不失大臣風度呢!

      王莽去職,接着王氏子弟都被貶退,朝中又換了一批新貴丁傅兩家子弟了。哀帝初即位後,本想有些作為,力除前弊,却也有很多善政;偏偏傅太后從中干政,為了稱號及培植私親,鬧得天翻地轉。哀帝雖想裁折外戚,但為丁傅兩后所迫,實在無能為力,只好模糊過去。接着又 有人劾奏趙昭儀合德忍心辣手,害死成帝嗣子,種種不法。趙昭儀雖死,但趙氏子弟仍安享尊榮,應窮究以正國法。總算哀帝念及入嗣恩情,未將趙太后飛燕牽入,只將趙氏子弟貶為庶人而已。傅太后因對過去馮昭儀當熊一事,常懷漸恨,未曾報復,現已大權在握,當然不能放過。也是馮昭儀命數該絕,未曾防着,竟被誣成逆案,只好服毒自盡。可憐一位著名的賢妃,竟被迫自盡,可謂遺恨千秋了!

      傅太后既削减了王趙兩家,且對馮昭儀的恨也報了,心中當然快慰。那時傅晏為大司馬衛將軍,丁明為大司馬驃騎將軍,共同任事。哀帝待遇丁傅兩家,不過為外家起見,但他心目中尚有倖臣;為了加封這位倖臣,特先上傅太后尊號為皇太太后,買動祖母的歡心,然後始下詔封侯。你說這位倖臣是誰?原來就是貌似美女的董賢。董賢曾為太子宮中的侍臣,哀帝即位後,即面授為黃門郎,入侍左右。因他長得漂亮,引動哀帝歡心,居然與他同寢相狎;一月三遷,竟升任駙馬都尉侍中出則共車,入常共枕。有一天與哀帝晝寢,哀帝已醒,欲起床,見董賢仍睡著未醒,不忍驚動,無如衣袖被董賢壓着,無從取出;因想衣服所值有限,便從床頭拔出佩劍,將袖子割斷,以免驚醒董賢。後人稱嬖愛男色,叫做「斷袖之癖」就是指這個故事。因此董賢也就特别知恩圖報,竟將自己的妻子和妹妹,一併獻給哀帝。只要博得哀帝的歡心,已身尚且不惜,不管什麼妻房名節呢?因此與妻妹二人,輪流在宮中值宿。你說荒唐不荒唐?

      丁傅二家,好景不常,繼丁太后去世後,接着皇太太后傅氏又去世,頓時失了靠山,而竟由董賢進為大司馬。那時董賢只有二十二歲,竟得位列三公,掌握兵權,真是漢朝開國以來所,未有的奇聞呢!

      哀帝本來體弱多病,加上淫慾無度,竟於元壽二年(西元前一年)一病不起。死時年只二十六歲,在位六年。

      董賢雖為大臣,遭此變故,只知痛哭,毫無主張。還是太皇太后王氏到來,撫尸舉哀,并即將御璽收在袖中;以新都侯王莽,曾奉先帝大喪,立命入朝辦理喪事。王莽入朝,首言董賢無功無德,不應尸位大臣,遂托太皇太后懿旨,就在宮中收了董賢印綬,罷歸就第,并禁止其出入宮殿。董賢亦自知難得活命,回家後與妻服毒自殺。王莽受命為大司馬,領尚書事,自是大權在握,逐漸放出他的殺手鐧來了!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三冊】                  【後一篇】>


原書掃描如下:
↑ 第七節 深宫干政的傅太后 (3.3.7) - (1)
↑ 第七節 深宫干政的傅太后 (3.3.7) - (2)
↑ 第七節 深宫干政的傅太后 (3.3.7) - (3)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三冊】                  【後一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