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第七節 宣王中興與周室東遷 (1.7.7)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七章 西周的建國與東遷

第七節 宣王中興與周室東遷 (1.7.7)

       宣王即位後,力圖復興王室。据說起用仲山甫為卿士,南仲召虎掌握兵權,討平了叛亂,諸候又服從王室了,號稱中興之主」。但事實上據古書所述,宣王失德的事也不少。大概宣王的時候,西戎己很強盛,常為周室的邊患,周室抵抗他們的侵略,已很吃力。所謂「中興」,祇不過是說宣王尚能恢復王室的政權;至於武功方面,當然不能說沒有,但也不過是外強中乾罷了。否則如何一傳至兒子幽王手裡。西周便衰亡了呢!

      宣王在位四十六年,死後傳位給兒子宫涅,號幽王。幽王是一個昏庸的君王,聽信讒言,任用小人,刑政無常,且好財好色。因寵愛妃子褒姒,便將原立的申后和太子宜臼廢了,而改立褒姒為后,立褒姒所生的兒子伯服做太子。

      據說幽王雖然立褒姒做后,每天陪她歌舞飲酒取樂,但褒姒始終沒有笑容幽王想盡方法,總難得褒姒一笑。於是乃下令:「不論宮內宮外, 如有人能使褒姒一笑者,賞賜千金。」 有倖臣虢石父者,献計說:「昔日先王因西戎強盛,恐其入寇,故在驪山之下,設有烽火台數十處,又設有大鼓數十架,如有賊寇侵來,便放起烽火,擂起大鼓;附近諸侯看見烽火,聽見鼓聲,必定迅速派兵相救。現在天下太平,數年來烽火已熄,如果聖駕與王后同遊驪山,夜舉烽火,諸侯援兵必定拼命趕來;而來了以後,實際上沒有什麼事情,一定垂頭喪氣的領兵回去。那時王后看了這種尷尬場面,和諸侯疲於奔命的情形,必定發笑無疑」。

      幽王聽了很是贊同,便偕褒后同遊驪山,晚上設宴驪宮,傳令烽火台點放煙火,雖經大臣苦諫不聽;一時烽火連天,鼓聲如雷。附近諸侯都連夜帶兵到驪山,並未見半敵人,但聞歌舞聲音,幽王與褒姒正在飲酒作樂。幽王祇派人對諸侯說:「好在沒有賊寇,你 們都回去吧!」諸侯都面面相觀,捲旗而回。褒姒在台上看見諸侯忙來忙去,並沒有一點事,不覺拍掌大笑。幽王也笑着說:「愛卿一笑,百媚俱生,這都是虢石父的功勞哩!」遂以千金賞給虢石父。至今俗語說:「千金買笑」,其典故就是指此;又「一笑傾城」,也就是因為幽王圖博得褒姒一笑,而使西周覆亡,也是指這回事哩!這真是遺臭萬年的事啊!

      且說太子宜臼被廢後,便逃到他外祖父的申國(今河南南陽縣)去。申候見女兒外孫被廢,甚為不服,便聯合西夷犬戎帶兵攻周。幽王逃往驪山,放烽火求救。附近的諸候都以為又是開玩笑,所以沒有救兵前來,結果幽王被犬戎所殺,所有周室的財寶都被犬戎兵搶去。那時申候也沒有辦法制止。

      武王幽王,共傳十一世,計十二君,共計三百四十一年,歷史上稱 為「西周」。

      西周的衰亡,除幽王的失德無道外,此外尚有二因:(一)宣王時連年用兵,以致國力衰弱。(二)天災流行,人民流離失所,致造成邊防空虛。所以西周的衰亡,實在是內憂外患所促成哩!

      幽王被殺後,由等諸侯勤王,規復鎬京。犬戎西去。乃迎立故太子宜臼於申,是為平王。平王即位後。看到鎬京宮殿殘破不堪,且犬戎尚盤據踞岐豐一帶,離鎬京甚近 ,為避犬戎的威脅,再遷都到洛邑。因洛邑在鎬京之東,故歷史上稱之為東周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七節 宣王中興與周室東遷 (1.7.7) - (1)
↑ 第七節 宣王中興與周室東遷 (1.7.7)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六節 周室中衰與「共和行政」 (1.7.6)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七章 西周的建國與東遷

第六節 周室中衰與「共和行政」 (1.7.6)

       穆王之後,為共王懿王。據說那時王室衰弱,西方戎狄時常侵擾,曾遷都犬丘(今陝西興平縣)。懿王傳位給弟弟辟方,號孝王,頗能和睦西戎,西方暫時總算安定。孝王傳給懿王兒子燮,號夷王。據說夷王有惡疾,行為暴虐,周室又衰。

      夷王傳子厲王,更暴虐專制。那時大概是國用不足,發生困難,所以任用榮夷公做卿士(等於後代宰相),實行專利(國營壟斷)政策,搜括民財;弄得民怨騰沸,誹謗王室言語大起 。厲王叫衛巫「監謗」,凡有誹謗王室的人,即加刑殺,過得老百姓不敢說話,在路上相遇時,祇用眼睛示意。

      三年以後,老百姓實在受不了啦,起來暴亂,逃奔地(今山西霍縣),國內行政,一說由周公召公兩個大臣攝行政事;一說有一個叫做共和伯的諸侯代行王政,故稱「共和行政」。但兩說均無確實史料可資考證,當然不能偏信。但厲王出走失位後,國內由大臣或諸侯代行處理政事,當然是可能的。據說「共和行政」共十四年

      厲王去世後,太子即位,是為宣王,才結束了「共和行政」。那時所謂「共和」,并不是現代的所謂「民主共和」,仍為貴族執政,不過在攝行國政的時候,是多數貴族的公意,決不是出於一二人的主使。共和元年,是公元前八四一年,為中國歷史正確年代的開始。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六節 周室中衰與「共和行政」 (1.7.6) - (1)
↑ 第六節 周室中衰與「共和行政」 (1.7.6)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五節 成康之治與昭穆南征 (1.7.5)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七章 西周的建國與東遷

第五節 成康之治與昭穆南征 (1.7.5)

       成王親政後,也很能盡心治理國事,國家政治十分清明,號稱盛世。成王死後,由其子繼位,號康王,克守先訓,天下安寧。周室至此,富強已達到極點。據說成康二王的時代刑罰停用了四十年。這話雖然說得過份一點,但那是周朝開國後休養生息的太平時期,則確是事實哩!

      康王死後,由其子繼位,稱昭王。昭王曾親自領兵南征荆蠻,結果回軍時死在漢水。但究竟怎樣死的,史料很少,無從考證。據左傳齊桓公時,曾以昭王南征死在漢水的事,責問楚國。楚國當時的答覆是:「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由此可見昭王的死在漢水, 與楚國一定有關係。據歷史家推測,大約昭王伐楚時,深人蠻荒地方,中了敵人的陰謀,致不得善終。所以楚人把這件事賴給漢水,而自己不負責任,這雖然是推測,但也近情理。

      昭王的兒子滿繼位,號穆王,曾大舉征伐四夷。據史料記載,曾征伐犬戎,遠巡西方,東伐徐戎,威服東南夷。左傳說:「穆王有塗山之會」,又說:「穆王周有天下」。由此可見穆王確是一個動於征伐巡狩的雄主。昭王也是一個能效法文武的令主。所以後世以「左昭右穆」來稱頌其功德哩!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五節 成康之治與昭穆南征 (1.7.5) - (1)
↑ 第五節 成康之治與昭穆南征 (1.7.5)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四節 周公建立的政治制度 (1.7.4)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七章 西周的建國與東遷

第四節 周公建立的政治制度 (1.7.4)

       周公成周洛邑後,曾制禮作樂,從此便由氏族社會而成為封建社會了。所謂「封建社會」,可分三方面來說:
(一)政治上有封建
(二)經濟上有井田
(三)社會上有宗法
這三種制度,是互相連貫,三位一體的。現在根據古書所載,簡略的說明於下:

(一)封建制度:封建的對象,有下列三種:
      (1)封先代帝王的後代:如黃帝後封於祝 (今山東肥城縣),堯後封於薊(今河北薊縣),舜後封於陳(今河南淮陽縣),夏後封於𣏌(ㄙˋ) (今河南𣏌縣),商後封於宋(今河南商邱縣)。
     (2)封異姓功臣:如太公望封於齊,熊繹封於楚。
     (3)封同姓宗族:如周公封於魯,召公封於燕。

周王叫周姓諸侯叫「伯叔」,和異姓諸侯通婚姻,稱他們叫「伯舅」。諸侯對天子每年要納貢,他們常有往來,叫做「朝聘」。諸侯有不守法的,天子可以處罰他們。遇有婚喪喜慶大事,也相互慶弔。因為新封的國家,大多數是周朝的功臣,親族,親戚,所以他們都成了周天子的屏藩,周王像大家中的一個家長呢!
所封各國的諸侯,不僅到那裡去做官,而實際上成了封地的地主、土皇帝,那裡的土地和人民,都變成了他們的私產。他們之下,也有公卿大夫等官職;同時他們又把一部份土地分給他們的公卿大夫,叫做「采邑」。但是這些諸侯公卿、大夫,貴族們,都是依人白養的,雖有土地,自己不能耕種,都交給別人代耕。這代貴族階級耕種的就是平民,於是分田制祿,而有井田制度產生了。

 (二)井田制度:據說是把一塊九百畝大的土地,分成九個小塊,每塊一百畝,橫直各兩條通道,形狀像一個「井」字,因此叫「井田」。一井田有八戶人家,每家種一百畝,叫做私田;中間的一百畝,叫做公田。這八家都要先耕種公田,然後才敢耕種私田。公田的收獲,歸貴族所有;私田的收獲,則用來養活自己一家。但土地有高低大小不一,自然不能都像「井」字那樣整齊;此外尚有變通的辦法,不能盡述;不過原則上都是照這個辦法施行罷了。平民只有耕種權,而沒有所有權,且那時的土地是不准自由買賣的。此外平民還要服兵役,徭役勞動........ 等義務。

(三)宗法制度:所謂宗法制度,就是天子諸侯大夫所用統治組織法。也可說是一種家族組織法。他的用處大致有三個:
(1)天子諸侯世襲商朝傳位法是兄終弟及。但周朝則由正配妻子所生的長子為繼承人,叫做「大宗」;其餘各子分封為諸侯,叫做「小宗」。諸侯也是以嫡長為繼承人,其餘各子分封為大夫。大夫的長子仍是大夫,其餘各子便成為家臣。家臣對天子就没有親屬關係了。
(2)用於祭祀:凡族的始祖,世世代代都須祭祀,這叫做「百世不遷之宗」;始祖以下,則限於五代以內,纔受祭祀。例如從本身算起:父親、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以上的祖宗,則不受祭祀了。這叫做「五世則遷之宗」。主祭的人就是嫡長子,也叫宗子。帝王是一國的主祭人;一家的長子,就是一家的主祭人。
(3)家族組織:前說「五世則遷之宗」的辦法,也就是「五服制度」的來源。周人規定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等死後,做子孫的都有不同的喪服制度;五世以外的子孫,都可以不服喪服了。這表示親屬關係已斷,僅有族屬關係 。這種五服制度,遺留現在,我們還在遵守沿用呢!

      周代的一切制度和禮治,都是周公旦攝政時一手所創設的,後世常以文武周公并稱,以讚揚其盛德。周公將洛邑經營成功以後,就把政權還給成王。據說周公從攝政到歸政,前後共歷七年,周朝的基業,也就在這個時期奠定了。像周公這樣的人才,實在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 為萬世所敬仰的呢!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四節 周公建立的政治制度 (1.7.4) - (1)
↑ 第四節 周公建立的政治制度 (1.7.4) - (2)
↑ 第四節 周公建立的政治制度 (1.7.4) - (3)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三節 周公攝政與東遷 (1.7.3)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七章 西周的建國與東遷

第三節 周公攝政與東遷 (1.7.3)

       周武王伐紂,并沒有佔據商的都城,卻把紂王的兒子武庚祿父封在那裡;又封自己的弟弟霍叔 (今山西霍縣)、管叔(今河南鄭縣)、和蔡叔(今河南上茲縣),在殷都附近,以監視殷民,史稱三監 。武王這樣做,是因為周的根據地離此過遠,且商民并未完全歸服,藉此可以羈絏(ㄒㄧㄝˋ)商民。同時遷都於(ㄍㄠˇ)(今陝西長安)。

      周武王伐紂後七年便死了,由他兒子繼位,是為成王。因為成王的年紀很輕,才十三歲,不知道處理政務,於是由武王的另一弟弟周公旦,代行統治大權。那時派在商地的管叔蔡叔,心懷不平,於是散佈謠言,說「周公將對年幼的成王不利」;同時并鼓動武庚祿父,連絡舊時諸侯奄國(今山東曲阜一帶),以及外族淮夷,共同造起反來了。這時還有(今泗水流城)、(楚的氏族)、(即秦的姓氏)諸侯也都服商而不服周。周公帶兵東征,費時三年,才將亂事平定。殺武庚祿父管叔蔡叔則予放逐的處分。滅掉奄國;又使其子伯禽平定淮夷徐戎等國。

      亂事平定後,成王就把商都的地方,封給文王的少子康叔,國號。把商丘(今河南商邱縣)一帶及部份商代遺民封給紂王的庶兄微子啟,以存商祀,國號。把奄國的土地,封給周公旦的兒子伯禽,國號。封功臣太公望(即俗小說稱姜尚字子牙的姜太公)的兒子營邱的地方(今山東臨淄縣一帶),國號。封功臣召公奭兒子的地方(為今日北平市之發祥地),國號。此外還有許多新封的國家,實難盡述了。

      經周公這次東征,東方的版圖擴大了,於是又選定當時全國的中心洛邑(今洛陽),營建起來作為陪都,以利四方入貢,而便控制。把洛邑叫「成周」,而原來的都城鎬京(今長安) ,則叫「宗周」。此後洛陽和長安,都成為中國最古的都會了。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三節 周公攝政與東遷 (1.7.3) - (1)
↑ 第三節 周公攝政與東遷 (1.7.3)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二節 周武王伐紂 (1.7.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七章 西周的建國與東遷

第二節 周武王伐紂  (1.7.2)

       西伯昌繼位,由於他的聲名遠播,諸侯都歸順他,國勢更強盛,據史記稱:「紂囚西伯於美里達七年之久。」西伯在獄中研究易經,把六十四卦各作卦辭。後來周人貢獻美女駿馬寶玉給紂王,又疏通紂王的寵臣,始獲得釋放返國。西伯昌返國不久,在渭水遇到七十二歲隱土姜尚 (後來因他是齊國的始祖,所以史家又稱他為太公望),是一位了不起的軍事家;他曾協助文王征伐四國,一為(今甘肅靈台縣西),以鞏固後方;二為(今山西黎城縣東北);三為(今河南沁陽縣西北);四為(今河南嵩山附近)。這是後來伐紂的先聲,并遷都到豐邑 (今陝西蘇鄠(ㄏㄨˋ)縣) 。

     西伯昌死後,其子繼立,史稱武王。武王一面憑藉先人奠定的強固基業,再經過十年的準備;一方面因為紂王的暴虐無道,眾叛親離,給武王造成了有利的時機。於是武王乃順天應人,自任統帥,以太公望為總指揮,起兵潼關,度孟津(今河南孟縣),再會合八百諸侯的軍隊(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津會師),與紂王會戰於牧野 (河南淇縣)。結果紂兵雖多,但沒有鬥志,還沒有交鋒就往後逃跑,像秋風掃落葉似的被打垮了。紂王知大事已去,便返回鹿台 (在今河南淇縣西八公里,是紂王建在行都裡娛樂晚景的勝地),舉火自焚而死。於是武王便在紂王的宮殿,舉行一次盛大的「受命」典禮,也就正式登上了帝王的寶座。因為武王 得有天下,和商湯同樣由征伐而來,所以歷史上常把他和商湯并稱為「湯武革命」。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二節 周武王伐紂 (1.7.2) - (1)
↑ 第二節 周武王伐紂 (1.7.2)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節 周代的開國故事 (1.7.1)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七章 西周的建國與東遷

第一節 周代的開國故事 (1.7.1)

       代的始祖姓。相傳棄出生的時候,尚有一段神話。有一次的母親姜嫄,到郊外去祭祀,在路上看見一個巨大的腳印。他一時好奇,就從腳印上走過去,忽然身上有所感應, 以後便有了孕。懷胎十月滿足,便生了一個男孩;她認為不吉利,決定把這孩子棄掉。第一次,棄在很窄的巷子裡,但是這命大的孩子,並沒有被從那巷子裡走過的牛馬踏死;第二次,棄在大樹林裡,恰巧遇到樵夫把孩子救了出來;第三次,把孩子棄在冰上,想把他凍死,但是忽然飛來許多鳥,用羽翼作被褥,保護著這幼小的生命。經過這三次的奇蹟,姜嫄覺得這孩子必有來歷,才抱回來撫養,取名就叫做

   幼時便喜歡栽種菽蔴,而且都長得很好。他長大後,仍然愛研究耕種,因為成績優異,農民都來向他指教。因為他有稼穡(ㄐㄚˋ ㄙㄜˋ)的專長,堯帝時便做了農師舜帝時稱他做「后稷」(掌管農業的官),封他在地(今陝西武功縣);以後世代都做「后稷」的官。歷若干代至不窟,那時正當夏代太康失國不窟也就棄官逃至西北戎狄之間,傳世不明。

   後傳到公劉,遷居現今陝西(ㄅㄧㄣ)縣地方,仍從事農業,人民多來依附。十傳古公亶父(亶 ㄉㄢˇ),也很有德行,為人民所愛載。因常有異族侵擾,不忍人民遭受兵禍,便遷到岐地 (今陝西岐山縣),定國號叫;到那時始強盛。相傳古公亶父妃子太姜,生有三個兒子:長的叫太伯,次的叫虞仲,第三個叫季歷。季歷的妃子叫太任。太姜和太任,在歷史上都是很賢德的女子。太任生了一個男孩叫。相傳昌生時有赤雀啣丹書的祥兆,所以古公很喜愛這位孫兒。太伯虞仲看出父親意思,便相偕逃奔到南方荆蠻地方去了(傳說後來成為吳國的祖先),以便把承繼祖業的權利讓給弟弟季歷

   古公死後,季歷繼位,能履行父親的仁政,諸侯都很順服。季歷死後,其子繼立,受紂王封為西方諸侯的首領,稱做「西伯」。論語說:「三分天下有其二」,由此可見周朝開國時的強盛情形了。後來的兒子(武王)伐紂,得了天下,就被尊為文王古公亶父被尊為太王季歷被尊為王季。這是周代先世和開國的傳奇故事。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一節 周代的開國故事 (1.7.1) - (1)
↑ 第一節 周代的開國故事 (1.7.1)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四節 殷紂的滅亡 (1.6.4)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六章 順天應人的商湯革命

第四節 殷紂的滅亡 (1.6.4)

       商代最末一位皇帝叫受辛,史稱紂王,是一個昏庸暴虐無道的君主。他喜愛酒色,於京都築鹿臺,造酒池肉林,極盡奢侈淫樂之能事,以致民力凋敝。寵愛他的妃子妲己,不用賢人,凡是規諫他的臣子,他便用殘酷的炮烙刑罰,把他們活活的燒死。他的長兄微子啟 (係庶母所生故未繼承王位),見數諫不聽,便離他而去;箕子裝瘋為奴;比干被挖心而死。箕子比干是紂王的伯叔輩,都免不了受他的殘害,其餘的便可想而知了。因為言路被塞,百政俱廢。就是商代認為最隆重的祭祀,也不舉行。同時窮兵瀆武,民不聊生。後來周武王順從民情,便率領諸侯把他滅掉。這位暴君是在日末途窮的情況之下,在鹿臺上自焚而死的。

      受辛, 計十七世,共廿八主。歷時約六百四十年,殷紂的滅亡與夏桀前後如出一轍,故歷史上常以桀紂并稱。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四節 殷紂的滅亡 (1.6.4) - (1)
↑  第四節 殷紂的滅亡 (1.6.4)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三節 商代政治的特徵 (1.6.3)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六章 順天應人的商湯革命

第三節 商代政治的特徵 (1.6.3)

       據《史記。殷本紀》說:「自至於成湯八遷 (即遷都八處的意思)」。又楊雄兗州牧箴說:「成湯五徒,卒歸於毫 (即遷都五處始定都於毫的意思)」。由此可見商代都城遷徒的頻繁了。後來傳至十九代盤庚又遷都於 (今河南安陽縣) ,改國號叫,所以後人又叫商做殷商

      商代的都城,累次遷徒,且都在現今河南省區城裡的黃河兩岸。據歷史家研究,商代之遷徒,實有古代游牧行國的性質,若說是為避水患的關係,那就未免有點過於牽強附會了。

商代的政治,有幾個特徵
一、繼統法:以兄終弟及為主,而以子繼統輔之。自,凡二十八帝中,以弟繼兄者十四人,以子繼父且多為弟之子者六人。又如祭祀祖先,兄弟同禮,未常有嫡庶之分,是其特色。

二、迷信鬼神喜愛遊獵,商代卜辭,多刻於甲骨。在殷墟發掘出來的甲骨文,其中所記的事,多為祭祀與田獵的卜辭。這些甲骨文,是商人自己記載的歷史。所以中國歷史最可採信的,應從商代起。

三、發明鑄造青銅工具,使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富裕。由此可見商代的煉金術已極進步。在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墟中發掘出來的古物,甲骨,銅器玉器等,其製作之精美,為舉世所震驚,也成為中國考古學之重心。

四、商代賢明的君長眾多史記稱「商代盛衰凡十見」;孟子也說「自湯至武丁,聖賢之君六七作」。據史記可考者計有大甲 (第四代),大戊 (第九代),祖乙 (十三代),盤庚 (十九代),武丁 (廿二代),都是賢君。而武丁的時候,用傅說為相,尤其強盛。

五、商代是從沒有階級的氏族社會轉變到階級對立的奴隸社會;把氏族社會的部落,變成奴隸社會的國家。因為商代兵力強大,被征服的部落也很多。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三節 商代政治的特徵 (1.6.3) - (1)
↑ 第三節 商代政治的特徵 (1.6.3)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二節 商湯的革命 (1.6.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六章 順天應人的商湯革命

第二節 商湯的革命 (1.6.2)

       那時候夏桀暴君暴虐無道,百姓十分痛恨,諸侯也都紛紛背叛,但是桀王仍不省悟。有一次,竟無緣無故的把關在監牢裡,不久又把他放了。諸侯知道湯已恢復自由,來朝見的諸侯有八國,聞風歸順的諸侯有四十國,南方的諸侯,差不多都服從他的領導了。

      有一天,到野外看見打獵的人,四面張著網,還禱告說:「天下四方的禽獸,都到網裡來」。聽了很是不贊同,認為這是一網打盡的辦法,太狠毒了,應該留點餘地。打獵的人聽了他的話,很受感動,於是就依照他的意見,撤去三面的網只留一面;同時把禱告的詞也改了說:「要向左的到左向去,要向右的到右向去,不要命的才到網裡來」。這個故事傳播開來,天下諸侯聽了,都說的恩惠太大了,連禽獸都沾光了。因此來歸順湯的諸侯更加多了。

      此後不久,原本歸順夏桀的幾個小國(今河南滑縣) ,(今山東范縣) ,昆吾(今河北濮陽縣)等君主,不知愛護人民,不修國政,人民生活痛苦,後世所謂「助桀為虐」者便是指此。便帶兵把他們滅掉,解除了那幾個國家的人民痛苦,從此天下更是歸心。

      最後因夏桀暴虐更甚,人民痛苦不堪,於是商湯便順天應人,率領諸侯征伐夏桀,雙方大戰於鳴條 (今安徽境內) ,夏桀大敗被俘,商湯并沒有殺他,把他放逐至南巢 (今安徽桐城南) ,夏於是滅亡。那時來會的諸侯共有三千,都擁護湯做黃帝,湯再三謙讓,才即帝位。國號,故稱商湯。 因為商湯是用征伐得來的帝位,所以史稱「商湯革命」。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二節 商湯的革命 (1.6.2) - (1)
↑ 第二節 商湯的革命 (1.6.2)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節 商湯的興起 (1.6.1)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六章 順天應人的商湯革命

第一節 商湯的興起 (1.6.1)

       商人發源於渤海灣一帶,古時渤海很小,所以實際上商人住在遼東山東兩個半島上。商人始祖,相傳他的母親簡狄是吞了玄鳥(燕子)的蛋而有孕的。時幫助治水有功,舜就封他於(今河南商邱縣)賜姓,這是有國的開始。

      從起傳了十四代,并得賢臣伊尹的輔佐,就把封國遷到 (今河南商邱縣北十里之薄城)。這時正是夏桀在位的時候。毫這個地方很小,周圍只七十里。

      遷到毫不久,發現鄰國葛伯,不尊重祖先和鬼神,便派人去詢問。葛伯說「沒有牛羊可供祭祀」。湯便送牛羊給他。葛伯將牛羊殺了吃了,仍不舉行祭祀。湯又派人去問。葛伯說「沒有粮食可供祭祀」。湯又派人民去幫助葛伯去耕種,并送去很多食物。葛伯率領部下,把送去的東西搶了,并連送禮物的人也都殺了。這樣蠻橫不講理,湯很是生氣,便號召天下諸侯征伐葛伯。因為這次征伐是激於正義,所以就樹立了威德,他就建立了他成功偉業的基礎。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一節 商湯的興起 (1.6.1)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三節 夏代的覆亡 (1.5.3)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五章 夏代的遞傳

第三節 夏代的覆亡 (1.5.3)

       少康中興後,頗有一番興盛氣象,政治也很清明,人民都能安屆樂業。七傳孔甲,因過於迷信鬼神,政治十分繁亂,所屬諸侯都離心離德,國勢就漸漸的衰落了。孔甲再六傳履葵,即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寵愛妃子妹喜,暴虐無道,朝政廢弛。

      人民不堪其擾,都採不合作政策,消極抵抗;另一面聽說商湯有德,都去投從商湯。諸侯也都紛紛背叛。於是商湯便率領着服從他的諸侯去征伐夏桀,雙方大戰於鳴條 (今安徽境內)。夏桀大敗被俘,商湯沒有殺他,把他放逐到南巢 (今安徽桐城縣南巢湖沿岸)。

      夏於是滅亡。夏自禹到桀,共傳十四位君主,歷年約四百三十二年。

      夏朝一代,因水患平息,水利辦得很好,故農業很發達。因九州的界限和沿革都有詳盡的劃分,行政系統和地方制度觀念,大約都在那時發靭的。又推行夏曆 (俗謂陰曆或農曆) ,很適合農業社會的需要,歷時數千年,民國成立後,雖然廢除陰曆改用陽曆,但民間現仍愛用陰曆。由此可見陰曆在我國民間的份量了。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三節 夏代的覆亡 (1.5.3)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二節 少康中興 (1.5.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五章 夏代的遞傳

第二節 少康中興 (1.5.2)

       即位後,很能繼承的事業,可惜啟死後,他的兒太康繼位,荒淫遊樂無度,不恤民時,被一位權臣有窮氏(今河南洛陽)名叫后羿者趕走,改立他的弟弟仲康。太康因此失國,而人民和政權,都被有窮后羿掌握了。太康的弟弟仲康雖然繼了帝位,後來仲康又傳位給他的兒子繼位。但是這時夏朝只能依靠他的同姓諸侯斟灌(今山東觀城縣)和斟鄩(今河南鞏縣) ,等於虛位傀儡,毫無實權了。

      后羿奪了夏的統治權後,恃其善射,不修政事,專喜遊獵,不久又為臣子寒浞所殺 (分封在寒𠰧 (𠰧同國) ,今山東潍縣)。於是寒浞篡位,并派兵把斟灌斟鄩兩國滅了,又把亦殺死。當被殺時,相的妃子 (ㄇㄧㄣ ˊ)有仍國 (一作有任,在今山東濟寧縣)諸侯的女兒,正懷著身孕,便逃走到有仍國去避難。後來他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少康。少康長大後,很有才幹,做了有仍國牧正 (管理牧畜的官)。

      寒浞得了這個消息,又派他的兒子去找少康。少康逃到虞國 (今河南虞城),虞國的君王把他的兩個女兒嫁少康,又把叫做 (今河南虞城縣東南的地方封給他) 。後來少康收聚夏國的殘存勢力,僅有田一成 (方十里) ,有衆一旅 (五百人) ,并與夏代老臣伯糜取得連絡 (今山東德平縣) ,佈德圖強,經過廿年的慘淡經營,又得到人民揭竿而起,響應的義師,終把寒浞滅掉,,光復了夏朝,成為中興的賢君。

      被殺到少康中興,其間統治權竟中斷了約四十年之久!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二節 少康中興 (1.5.2) - (1)
↑ 第二節 少康中興 (1.5.2)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第一節 開家天下的始基 (1.5.1)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五章 夏代的遞傳

第一節 開家天下的始基 (1.5.1)

       禹因治水有功,接受的帝位,定都安邑 (今山西安邑縣) ,國號日夏,故稱夏禹。夏禹即帝位後,曾大會合諸侯於塗山(今安徽懷遠縣) ,左傳稱:「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由此可見那時的盛況了。又會諸候於會稽 (今浙江紹興境內)。當塗山之會,有諸侯防風氏後至,禹將其正法,於是諸侯震服,聲威遠播。

      其實夏禹仍具「揖讓」的美德,起初想讓位給他的臣子皋陶,不幸泉陶竟早死了。又有一個臣子叫,很有才幹,且幫助治水有功,又想將帝位讓給益。但禹的兒子,不但很能幹,而且很得民心,諸侯們都擁載啟,而不歡迎益。 啟順應民心,便即繼了父親的帝位。這樣一來,結束了黃帝以來堯舜的「禪讓政治」。後來「帝位世襲」的制度,就從此確定了。古來的公天下從此便一變為家天下了。 (今浙江紹興縣東南六公里會稽山大禹陵古蹟)據說,當啟即帝位的時候,有一個諸侯叫有扈氏 (扈地名在今河南洛陽東南),他不服從啟的命令,也不奉行夏頒佈的曆法。啟便帶兵去征討,大戰於甘地。結果有扈氏失敗,被啟滅了。遺留至今的尚書中有「甘誓」一篇,文辭悲壯慷慨,頗富文藝趣味,就是啟誓師的文告。告稱:「啟滅有扈而夏功昭」,就是指此事呢!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一節 開家天下的始基 (1.5.1) - (1)
↑ 第一節 開家天下的始基 (1.5.1)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三節 治平水患的夏禹 (1.4.3)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四章 堯舜的「禪讓政治」

第三節 治平水患的夏禹 (1.4.3)

       夏禹鯀 (ㄍㄨㄣˇ)的兒子,為顓頊的後裔。他出生的地方,無從確考,傳說禹生於石纽 (今四川汶川縣),惟古史中并無此史實。他不但是一個水利專家,同時也是一個史地學者

      當洪水氾濫為患的時候,便叫禹的父親去擔任平治水患的工作。一味用築堤防禦的方法,不知道疏通水道,所以幹了九年,一點也沒有成效;反之人民更痛苦。即位後,為了平抑人民的怨望,便把處了死刑。接著又叫去繼續平治水患。禹見父親失敗而被殺,非常傷心,於是乃矯正父親治水的錯誤,用疏導的方法,將黃河濟水長江淮水統統疏導入。像洛水渭水都導入河。 大概北方的河流,都導入黃河濟水;南方的河流,都導入長江淮水。故河濟江淮,共稱「四瀆」。這樣櫛風沐雨經過了十三年的積極辛勞,終於把水患平定了。 据古典記載,他在外工作了十三年,三過其家門而不入。由此可見他公而忘私的精神了。民國卅年一月政府為紀念這位古代的工程師,依據古史傳說,以六月六日夏禹生日,便定是日為工程師節,也就是紀念這位古代的偉大工程師哩!

      治平水患後,一面鼓勵人民恢復耕種,推行農業示範工作,并照治水的道路,分天下為(ㄧㄢˇ)九州因自已的兒子商均不肖,又覺得的功勞很大,便依照堯的讓賢方法,把帝位讓給禹。堯舜二人,都是把帝位讓給有才德的人,這種帝位的轉讓,後世歷史家便稱之為「禪讓政治」。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三節 治平水患的夏禹 (1.4.3) - (1)
↑ 第三節 治平水患的夏禹 (1.4.3)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二節 孝順齊家的禹舜 (1.4.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四章 堯舜的「禪讓政治」

第二節 孝順齊家的禹舜 (1.4.2)
 
       虞舜也是黃帝的後裔,耕於歷山 (即今山西永濟縣南卅公里之吳山),父名(ㄍㄨ ˇ),是個(睜眼)瞎子;生母早死,瞽叟續娶的繼母,是個陰險長舌婦人;繼母所生弟弟又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父親瞽叟又是唯其繼母和象的話是聽;他們常常想盡方法來害舜。舜不但毫不抱怨,反而對父母更孝順,對弟弟更友愛;常常把父母弟弟對他不好的過錯,歸咎於自已。於是孝悌的美名,便傳播於鄉里了。

      據說有一天想害死他的哥哥舜,故意慫恿父親叫修理倉庫,而象則在倉庫下放火,希望將舜燒死。幸虧很機警的拿了兩頂草笠,由樓上跳下來,一點也沒有受到損傷。又有一天叫淘井,等舜下去以後,用土石來填塞井口,想把舜活活的埋在井裡。誰知井的側面還有一條通道,結果舜很平安的出來了。他出來以後,假裝不知道,并且若無其事的對表現得非常親善。由於他的大仁大義,至誠和寬容,他的父觀和繼母及弟弟,都被他孝順友愛的德行感化了。就是帝的二個女兒,雖然下嫁給農民為媳,也絲毫沒有蔑視夫家的意味;尤其看到舜的德行,孝親睦鄰,公私分明的事實,更加感動。

      佐治帝,立了很多的功勞,官民對他都很愛載,於是便將帝位讓給舜。表示謙讓,要把帝位還給堯的兒子丹朱,一度曾退避到現在山東濮縣的地方。由於舜的品德才能和政績等,早孚眾望,諸侯都不去朝丹朱,而來朝舜。舜便在君命、天意及民心歸順之下,正式登上了帝位。定都是於蒲阪 (今山西永濟縣) ,國號,故稱虞舜。他的政績與唐堯媲美,史稱盛世。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二節 孝順齊家的禹舜 (1.4.2) - (1)
↑ 第二節 孝順齊家的禹舜 (1.4.2)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節 選賢任能的唐堯 (1.4.1)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四章 堯舜的「禪讓政治」

第一節 選賢任能的唐堯 (1.4.1)
   
        據古書傳述,黃帝在位一百年,黃帝死後,前後相繼仍保持名號的帝王有少昊顓頊帝嚳帝摯。據說帝摯在位九年己沒有善政,且黎苗作亂,國勢漸衰,由平定黎苗之亂,國勢稍安,各諸侯以堯平亂有功於民,於是擁堯繼位。定都於平陽 (今山西臨汾縣,(由黃帝至堯,其間時間很長,凡歷二四二年)),國號,後世故稱唐堯

        唐堯是諸侯共立的新帝,因此德名遠播,疆域亦較黃帝時擴大,政治清明,國內大治。傳說他立有「誹謗之木」和「敢諫之鼓」。這確是為大眾服務的聖君。相傳有一首古歌謠:「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就是歌頌他的。由此可見唐堯的盛世及人民生活的自由幸福了;

      唐堯晚年時代,洪水氾濫,水災很嚴重;同時三苗民族又在江淮一帶乘機作亂。感到自已的精力已衰,不能繼續擔負國家的重責大任,而自已的兒子丹朱又不肖;於是便訪求有才德的人,準備讓位給他。結果找到民間的一個孝子名叫的,堯先叫他幫助整理政治,試試他的能力。并將自己的女兒娥皇女英二人嫁給舜做妻子。舜的能力很強,不但把政治整理得很好,而且把三苗的叛亂也平定了。即位七十年,便命代攝天子的政事;攝政,二十八年之久,至逝世後,始正式繼承帝位。那時舜己經是六十歲的人了。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一節 選賢任能的唐堯 (1.4.1) - (1)
↑ 第一節 選賢任能的唐堯 (1.4.1)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二節 黄帝建國後的創造 (1.3.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三章 黄帝的建國

第二節 黄帝建國後的創造 (1.3.2)
     
        據古書紀戴,黃帝不僅有上述武功,而且還有許多文化上的重要發明。如他的元妃嫘祖發明了養蠶,始有衣裳;他的史官倉頡創造文字,而成為今日文字之雛形,又如大撓製曆法,伶倫造音律,其他如宮室、舟車、杵臼、弓矢、貨幣、棺槨等物質文明,傳說都是黃帝時候發明出來的。這些史料,雖然沒有辦法確切考證,但是經過無數創作者的試驗和修改,逐漸進步,以满足生活上的需要,是無疑問的。

        總之,黃帝時代,經濟上已進步到了農業,政治上已形成了國家,社會上生活的工具已逐漸完備,是可以採信的。若說都是黃帝的臣子突然發明的,那就未免有些近乎神話了。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二節 黄帝建國後的創造 (1.3.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節 黃帝戰勝蚩尤 (1.3.1)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三章 黄帝的建國

第一節 黃帝戰勝蚩尤 (1.3.1)

        我國古代,在黃河流域已有很多族部落分佈著。那時神農氏所統領的是一個最強的部落,所以各部落都聽從他的指揮,因此神農氏便成了各部落共同擁戴的領袖,又稱炎帝。後來傳了八代到榆罔的時候,勢力漸漸衰弱了,各部落間號令不能統一,常常發生爭戰,人民的生活非常痛苦。尤其以長江流域為根據地的苗族 (古稱九黎族)和以現在「長城」以北地方為根據地的匈奴 (古稱葷粥,周稱玁狁(ㄒㄧㄢˇ ㄩㄣˇ)),也漸漸強盛起來,時有北上,南下發展的趨勢,漢族為了自衛,所以才有黃帝的建國。

        黃帝建都有熊 (在今河南新鄭縣內)并以那裡為據地,故又稱有熊氏。因他曾發明造車,所以又名軒轅氏。因為他的德行很好,很多部落都自動服從他的領導,所以尊稱他為黃帝;因此便與神農氏的後裔榆罔發生衝突,在阪泉(据張其昀先生考證,阪泉在今山西解池附近)經過三次大戰,才將榆罔打敗,這時南方的苗族首領蚩尤很是殘暴,不肯屈伏,起兵北上侵略,黃帝又和蚩尤大戰於涿鹿(据錢穆先生考證,涿鹿在今山西解池附近)。傳說蚩尤有戈矛戟等兵器,又會造霧,幸黃帝發明了指南針和弓箭,纔把蚩尤打敗。由於這一次的勝利,也就奠定了漢族建國的基礎;否則的話,我們的歷史,將是另一面目呢!

        黃帝戰勝蚩尤,又北逐葷粥即古之蒙古族,平定了不歸順的各部落,大會各部落舍長於釜山(据張其昀先生的考證,釜山在今山西翼城縣西北,并非河北懷來縣),使受他的約束。據說當時黃帝的勢力,東到海,西到崆峒山(今甘肅境內),南到長江,并遷都涿鹿(今山西解池),監視北方的葷粥。從此漢族才逐漸形成一個國家。我們常自稱為炎黃子孫,就是指是炎帝和黃帝後代的意思。黃帝建國的年代,無從確考,據推想約在公元前二六七四年,距今約四千六七百年;我們常稱五千年歷史文化,就是從黃帝立國時算起的。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一節 黃帝戰勝蚩尤 (1.3.1)  - (1)
↑ 第一節 黃帝戰勝蚩尤 (1.3.1)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二節「三皇五帝」的傳說 (1.2.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二章 中華開國的故事

第二節「三皇五帝」的傳說 (1.2.2)

        古來傳說盤古氏以後,有所謂「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 (又稱秦皇) 。天皇氏有兄弟十三人,各一萬八千歲;地皇氏有兄弟十一人,也各一萬八千歲;人皇氏有兄弟九人,合計四萬五千六百歲。
*Wiki(三皇五帝): 漢代的緯書中紀錄三皇為天皇、地皇及人皇,是三位天神,這個說法最早在秦始皇時代就有了,到了漢代將之寫成書紀錄下來。

        三皇以後,傳說有位有巢氏,教人構木為巢,使初民能避免毒蛇猛獸的侵襲;又有位燧人氏,教人鑽木取火,初民始知熟食;又有位伏羲氏,製造網罟(ㄍㄨˇ ),教人漁獵;他又發明畜牧的方法,馴養牲畜,以充庖廚,所以又稱庖羲氏。遺傳至今的八卦圖,據說也是伏羲氏發明的。古時只知有母,不知有父,至伏羲氏始教民婚娶,為有家庭夫婦的開始。後來又有位神農氏,製造耒耜(ㄌㄟˇ ㄙˋ 中國最早的兩種翻土播種用的農具),教人耕種,為農業生產之開始;又嚐百草,發明醫藥,以治疾病。這些雖是神話, 由於盤古氏和「三皇」的傳說,可以看出初民對天地開闢的想像和時間觀念的久遠了。由於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的傳說,可以看出初民生活進步的情形,也可以看出初民是經過漁獵、畜牧、農業進化的階段了。
*Wiki(神農氏):《易經·繫辭》:「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

三皇五帝」的傳說,因為見解的不同,說法自難一致,要在史料中找出一個頭緒,是很困難的。有以盤古天皇地皇人皇有巢燧人六氏中為三皇的;以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ㄓㄨㄢ ㄒㄩˋ)帝嚳(ㄎㄨˋ)八君中為五帝的。於是三皇有六氏,五帝有八君,莫衷一是。但較為普遍的一說,以西漢孔安國尚書序為根據,茲列表如下:

三皇伏羲氏 (西元前四七五四至三四九五年共一千二百六十年)今河南淮陽有伏羲陵。
            神農氏 (西元前三四九四至二六七五年共八百二十年)今湖北隨縣厲山鎮有神農洞古蹟。
            黃帝 (西元前二六七四至二五七五年共一百年)今陝西黃陵縣北有黄帝陵墓古蹟。

五帝少昊 (西元前二五七四至二四九一年共八十四年)今山東曲阜附近有少昊陵古蹟。
            顓頊 (西元前二四九0年至二四一三年共七十八年)今河南滑縣東北卅五公里有顓頊陵古蹟。
            帝嚳 (西元前二四一二至二三四三年共七十年)帝嚳陵亦在河南滑縣,與顓頊陵比鄰。
            唐堯 (西元前二三三三至二三三四年共一百年)今山西臨汾東三十公里有堯陵古墳
            虞舜 (西元前二二三三至二一八四年共五十年)今湖南寧遠九疑山有舜廟,洞庭湖君山有舜二妃墓。
附註(帝嚳與唐舜之間尚有帝摯僅九年)

        又據漢司馬遷著史記五帝本紀,以黃帝顓頊帝嚳為五帝。總之,三皇五帝的傳說,也只是後世史學家們加於遠古統治中國者的稱號,有意造成一個古史的系統罷了;若硬說某一說為正確,那恐怕實際上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呢?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二節「三皇五帝」的傳說 (1.2.2) - (1)
↑ 第二節「三皇五帝」的傳說 (1.2.2)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