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第七節 征服西羌名標麒麟閣 (3.2.7)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三冊】                  【後一篇】>

第三冊 中古時代(續) (由文景之治至王莽篡漢)

第二章 西漢昭宣的承平時代

第七節 征服西羌名標麒麟閣 (3.2.7)

     却說宣帝既誅滅霍氏,廢了霍后,為了立后的問題,也就躊躇了一二年。因為已立故許后所生的兒子為太子,心想若立有子的妃嬪為后,將來心懷私心,不利於太子。所以雖有幾個寵愛的妃嬪,因為都已生子,故不予考慮,必須選一沒有生子而又少妒的宮妃,使為皇后,方能保全太子。選來選去,只有王捷妤,既未生育子女,且自入宮以來,并未受重視,安處深宮,從無怨言。出於一般人意料之外,竟由於這個條件,被册立為繼后。宣帝將太子交付給她,矚她撫養。宮中無不詫為怪事。王氏雖被册立為后,并不見宣帝寵遇。但她性相溫和,雖徒掛虛名,但仍與各妃嬪相安無事。王后可謂知足不辱的懿範哩!

      宣帝元康元年(西元前六五年)下詔豁免高祖時三十六家功臣的賦役令子孫世奉祭祀;頒詔大赦,省刑減賦。又為了吏民上書,多因犯諱得罪,特改名為,前所犯者,一概赦免。

      因方整頓內政,故未對外用兵。忽由衛侯使馮奉世報稱:「莎車叛命,弒王并戕殺漢使,已由臣托陛下威靈,就地徵兵討罪,已將叛王首級,傳送京師。」原來宣帝并未派馮奉世征討莎車。只因西域各國歸附以來,前所派使節,都未能稱職,由前將軍韓增推荐,乃授郎官馮奉世為衛侯使,持節送大宛國使臣返國。及抵伊循城,聞得莎車內亂。因莎車王子萬年,曾入質於莎車老王歿後,漢廷特派朝使奚定國送王子萬年返國,就登王位前王弟呼屠徵不服,糾眾弒了新王萬年,并殺害漢使奚定國,自立為莎車王,且迫使附近各國聯盟叛漢。馮奉世得悉此情,使與副使嚴昌密商:「莎車如此大逆不道,若不予以討罪,西域各國都將受其影響,必將前功盡棄。如請旨定奪,必延緩坐失時機。於是乃假傳詔命,向西域各國徵調人馬,得番眾一萬五千八,進攻莎車。莎車毫無準備,被馮奉世率番眾攻入城內。呼屠徵自殺。馮奉世割取呼屠徵首級,派使回國報捷;并另選前王支裔莎車王,遣返各國兵馬。自與大宛使臣至大宛。大宛國王得知馮奉世曾斬莎車王,當然震服,格外厚禮送歸。宣帝得到馮奉世捷報,非常高興。以前將軍韓增舉荐得人,特召見嘉賞;并令丞相以下,會議賞功授封。獨少府蕭望之馮奉世矯詔發兵,擅擊莎車王雖僥倖成功,究不足為法;恐後喜事貪功者,援例開釁夷狄,國家從此多事,故不宜加封侯爵。」帝正欲綜核名實(=綜覈名實),鞏固君權,故也就改變初衷,只命馮奉世光祿大夫,未加侯封。

      神爵元年(西元前六十一年) ,先零楊玉糾眾叛,擊逐官。義渠安國,飛章入京,請求援師。宣帝以朝中諸將,祇有趙充國熟悉西羌情形,可惜他年逾七十,未便出征。特使御史大夫丙吉,往詢趙充國,何人可督兵西征。趙充國慨然的回答:「欲征西羌,在今日只有我可督兵西征。」宣帝見他老當益壯,其志可嘉,即派趙充國担任征羌使命。趙充國拜命起行,直抵金城,調集人馬萬騎,乘夜渡河,潛師夜進,渡過四望峽,進抵落都山方命下寨。他很高興的對諸將說:「我料虜已無能為力了。若使先派兵防守四望峽,我們能夠飛渡嗎?」於是進抵西部都尉府,作為行轅。每日宴饗將士,但令靜守,不准妄動。人連番挑戰,只是按兵不出。先零酋總以為漢兵只守不攻,未曾防守,忽兵驟至,無法抵抗,只得潰退。追至湟水岸旁,擄獲牛馬羊十萬餘頭,車四千餘輛,斬獲數百人。趙充國也不窮追,但令罷兵屯田,等待人內變。後來果然靡忘來書,情願往取羌酋楊玉首級來歸。趙充國料知羌人不久必滅,索性請求撤回屯兵;奉詔依議。是年秋,先零楊玉,果為部下所殺,獻首入關;餘眾四千餘人,全部歸漢。

      趙充國亦告老返鄉。至甘露二年(西元前五十二年)病逝,享壽八十餘歲呢!

自從趙充國征服西羌,匈奴亦聞風生畏,不敢犯邊。宣帝因戎狄賓服,憶及功臣,先後提出十一人,令畫工繪像未央宮麒麟閣。後世所謂「功彪麒麟閣」,其典故即出此。這十一人就是;

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  霍氏
衛將軍富平侯  張安世
後將軍營平侯  趙充國
丞相高平侯  魏相
車騎將軍龍額侯  韓增
丞相博陽侯  丙吉
御史大夫建平侯  杜延年
宗正陽城侯  劉德
少府梁  邱賀
太子太  傅蕭望之
典屬國*  蘇武

*典屬國:蘇武羈留匈奴19年,習知邊地民族,歸國後被任為典屬國,專掌少數民族事務。

從上表看來,第一名當然是霍光。霍家雖滅,宣帝尚追念舊勳,不忍書名。此外十人,只蕭望之尚存,本應列後,為何獨將蘇武列後。宣帝因他忠節過人,名聞中外,故意置在最後,使外人看了,覺得像蘇武這樣的人,尚排在後面,越顯得中國多才,不容輕視了。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三冊】                  【後一篇】>


原書掃描如下:
 ↑ 第七節 征服西羌名標麒麟閣 (3.2.7) - (1)
↑ 第七節 征服西羌名標麒麟閣 (3.2.7) - (2)
↑ 第七節 征服西羌名標麒麟閣 (3.2.7) - (3)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三冊】                  【後一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