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 星期四

第十一節 趙的興起與完璧歸趙 (1.9.11)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九章 戰國時代的七雄

第十一節 趙的興起與完璧歸趙 (1.9.11)

       却說自兩國衰落以後,那時能抵抗秦國的,首推楚國了。自滅以後,他的領土已擴展到至現在的河南、山東的南部,至江浙沿海,西至陝西南部及四川東部,西至貴州東北部,至五嶺一帶。但不幸在「合縱」中,因六國人心不齊,拒秦失敗;在「連橫」中,又受欺於張儀,後來楚懷王又被誘至武關赴會,被劫持要挾,終於死在秦國。楚國有個大夫叫屈原,因屢諫楚王而被放逐,眼見得楚國就要被秦滅亡,又痛恨懷王的死奸臣的誤國,滿腔忠憤,無從報國,便於五月五日泊羅江而死。流傳到現在的五月端午節,就是紀念這位忠臣義士。他著有離騷一書,傳誦千古,實為文學巨著。

      楚國經此許多挫折以後,便也就走上衰落的末路了。繼之後撐持着戰國末期的危局的,就是趙國。趙國的勃興,應歸功於趙武靈王。他提倡尚武精神,下令全國人民,必須胡裝窄袖的衣服,以習騎射,改良戰術,廢車乘馬。他的武功,北攻狄人所建的中山國(今河北定縣),拓地至今河北的西部。其後又北取胡地數千里,領土擴展到現在的緩遠及察哈爾兩部的南部。後來趙武靈王雖死於內亂,但流風所及,趙人以勇武善戰稱於當世。至趙惠文王,用廉頗為大將,廉頗不但勇武且善用兵,諸候都很怕他。秦國雖然屢次伐趙,但都被廉頗所敗,所以秦國一時也就不敢小戲趙國了。

      相傳趙惠文王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得到了「和氏之璧」。這個消息傳到了秦國,秦王很想得到這塊「和氏之璧」,便派使臣到趙國,願以十五城換取「和氏之璧」。那時趙王很是遲疑不決,若是將這「和氏璧」送去秦國,又恐秦國不給十五城的地方;若是不將璧送去,必使秦生嫌,更苦於無適當人選來担任送璧的差使。那時有一宦官叫繆賢的,舉荐他的舍人(門客) 藺相如,說他能當此任。趙王即召藺相如入朝,問他是否能當此任,藺相如說:「若秦王給趙十五城,我便把璧留在秦國;若秦國不給十五城,我就完壁歸趙。」趙王聽了大喜,並嘉勉其壯志,便升藺相如大夫,派他攜璧出使至秦。藺相如見了秦王,呈上「和氏璧」秦王看了,很是歡喜,傳觀左右,又送入內宮,令美人傳玩,但不言交割十五城的事。藺相如見秦王沒有償交十五城的意思,便心生一計,對秦王說:「『和氏璧』雖好,但可惜有一缺點,大王還沒有看出,臣可指出給大王看,於是秦王便叫左右將璧還給藺相如。藺相如接璧在手,便退到一根柱子旁邊,怒氣冲冲的對秦王說:「『和氏璧』乃天下的至寶,大王坐而受璧,並傳給後宮美人把玩,實在太不禮貌了,由此可見大王沒有償還趙國十五城的意思,臣所以取還原璧。如果大王逼迫要臣交璧,那臣的頭顱與璧同撞碎在此柱下,寧死也不使秦得此寶貴的璧。」說完舉璧欲擊柱狀,秦王很是愛惜這璧,恐被擊碎,乃對相如說:「大夫放心,我決不失信於趙國的。」於是便叫左右取出地圖,指出某地十五城給趙國。藺相如知道不是秦王的真心,於是便對秦王說:「大王若真有誠意,必須齋戒五天,然後臣始敢將璧呈上。」秦王也答應了,便送藺相如到館舍招待。藺相如到了館舍,便叫隨從化裝平民,將璧送歸趙國。後秦王假說已齋戒五天,叫藺相如送璧去,並會各國使臣觀禮,以便誇示列國。藺相如很從容的拜見秦王,秦王見他手中並未帶有「和氏璧」,便很生氣的說:「我已齊戒五天,很誠意的來接受『和氏璧』,而你卻不將璧帶來,是何道理?」藺相如答說:「臣恐大王見欺,而有辱趙王的使令,所以已叫人將『和氏璧』送歸趙國去了,臣實在是該死!」秦王更生氣說:「你這不是欺騙我嗎?」便叫左右去綁藺相如。藺相如面不改色的說:「請大王息怒,今日秦國為最強大的國家,假使大王果然愛『和氏璧』的話,何不先給趙國十五城,然後派使者同我到趙國去取璧,趙國也決不敢不將璧給秦國的了。我自知欺騙大王,難逃一死,不過也使天下諸侯知道,秦國想得『和氏璧』,而將趙國的使者殺了,是非自有公論了。」秦王心想:「就是殺了他,也得不到『和氏璧』,何必担此惡名 。」於是不但不殺藺相如,而且厚待他,把他很禮貌送回趙國去了。這就是千古傳為美談的「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歸國後,趙王嘉其有功,拜為上大夫,其後秦國也没有再向趙國要壁,這件公案,便不了了之了。

      後來秦王又約趙王澠池地方相會,趙國的君臣都恐怕被秦國所欺,像楚懷王那樣被刼持,結果全賴藺相如的機智,以及廉頗屯兵邊境作後盾,使秦王在澠池的聚會中,不敢施其對楚的故技,而履險如夷的安全的完成了秦、趙澠池和好的聚會,因此趙王對藺相如十分重視, 其職位比廉頗都高

      廉頗甚是不服,心想:「藺相如出身微賤,僅憑口舌立功,那裡及得我攻城拒敵的功勞哩!」所以常對人說:「我見了藺相如,必定要侮辱他。」藺相如聽了廉頗不平的話,每遇公朝,總是避免與廉頗相見,假使在路上遇見廉頗,也必定設法避開。一般人都覺得藺相如太怯懦了。藺相如聽了解釋說:「秦王我尚且不怕,難道說我怕廉頗這一武人。你要知道,現在強橫的秦國,所以不敢向趙國進兵,就因為有我和廉將軍在的緣故。假使我們兩人相爭必定會為秦王所乘,我之所以避開廉將軍,並不是怕他,實在是為了國家的前途着想呢!」這些話傳到廉頗耳中,使廉頗十分慚愧而又感動,便肉袒負荊的親向藺相如道歉,藺廉從此變成刎頸之交的好朋友了,至今所謂「刎頸交」就是指這個故事。(負荊請罪)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十一節 趙的興起與完璧歸趙 (1.9.11) - (1)
↑ 第十一節 趙的興起與完璧歸趙 (1.9.11) - (2)
↑ 第十一節 趙的興起與完璧歸趙 (1.9.11) - (3)
↑ 第十一節 趙的興起與完璧歸趙 (1.9.11) - (4)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