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七章 西周的建國與東遷
第二節 周武王伐紂 (1.7.2)
西伯昌繼位,由於他的聲名遠播,諸侯都歸順他,國勢更強盛,據史記稱:「紂囚西伯於美里達七年之久。」西伯在獄中研究易經,把六十四卦各作卦辭。後來周人貢獻美女駿馬寶玉給紂王,又疏通紂王的寵臣,始獲得釋放返國。西伯昌返國不久,在渭水遇到七十二歲隱土姜尚 (後來因他是齊國的始祖,所以史家又稱他為太公望),是一位了不起的軍事家;他曾協助文王征伐四國,一為密(今甘肅靈台縣西),以鞏固後方;二為黎(今山西黎城縣東北);三為邦(今河南沁陽縣西北);四為崇(今河南嵩山附近)。這是後來伐紂的先聲,并遷都到豐邑 (今陝西蘇鄠(ㄏㄨˋ)縣) 。
西伯昌死後,其子發繼立,史稱武王。武王一面憑藉先人奠定的強固基業,再經過十年的準備;一方面因為紂王的暴虐無道,眾叛親離,給武王造成了有利的時機。於是武王乃順天應人,自任統帥,以太公望為總指揮,起兵潼關,度孟津(今河南孟縣),再會合八百諸侯的軍隊(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津會師),與紂王會戰於牧野 (河南淇縣)。結果紂兵雖多,但沒有鬥志,還沒有交鋒就往後逃跑,像秋風掃落葉似的被打垮了。紂王知大事已去,便返回鹿台 (在今河南淇縣西八公里,是紂王建在行都裡娛樂晚景的勝地),舉火自焚而死。於是武王便在紂王的宮殿,舉行一次盛大的「受命」典禮,也就正式登上了帝王的寶座。因為武王 得有天下,和商湯同樣由征伐而來,所以歷史上常把他和商湯并稱為「湯武革命」。
原書照片如下:
![]() |
↑ 第二節 周武王伐紂 (1.7.2) - (1) |
![]() |
↑ 第二節 周武王伐紂 (1.7.2) - (2)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