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 中古時代 (由秦至文景之治)
第五章 西漢盛世的「文景之治」
第九節 栗太子被廢蒙冤 (2.5.9)
却說景帝將七國之亂平定後,便乘機對諸侯王國內部大加整頓:規定諸侯王不得親理國政,王國重要官吏由中央任命,員額編制也大加裁減,等於中央有屬的郡縣,封地亦遂漸縮小。如梁王武死後,即以其封地分為五國,封給他的五個兒子。至此,諸侯王國已不是政治上的嚴重問題了。內部問題,總算是在這段時間內解決了。
景帝因薄皇后沒有生子,便立愛姬栗氏所生的兒子榮為太子,時人或稱為栗太子。栗姬因此越加得勢,遂暗中設法,想將薄皇后廢去,自己正名為皇后。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栗姬不但未能為后,且連太子榮都被廢了。事情發生是這樣的:
原來景帝的嬪妃,當然不止栗姬一人,尚有一對姊妹花,亦得景帝寵愛。這對姊妹花姓王,母名臧兒,本是故燕王臧荼的孫女,嫁與同里王仲為妻,生下一男二女;長女名娡 (一名姝兒) ,次女名息姁 (ㄒㄩ)。未幾其夫王仲身故,臧兒挈 (ㄑㄧㄝ ˋ 帶領)了子女,再蘸給長陵田家,又生二子;長名蚡、幼名勝。這時長女王娡年已長,嫁給金王孫為妻,生下一女。臧兒平日算命,說她兩個女兒, 後必富貴,臧兒似信非信,有一天長女歸寧,適有相士姚翁在門前經過,臧兒便邀請入內,替二個兒女看相,姚翁見了長女,不禁瞠目的說:「好一副貴相!將來必生天子,母儀天下。」 再看次女,亦會富貴,只是不及姊而已。臧兒心想,長女已嫁平民,怎能生天子為國母呢?事有湊巧,適漢宮選取良家子女,入宮服役,臧兒遂與長女商量以將她送入宮中,博取富貴,長女娡聽說富貴,也就同意。臧兒便託人向金家離婚,金家雖不願意,但經不起威迫利誘,只好和平解決,同意離婚。誰知王娡進入宮中。便分撥侍奉太子就是尚未即位的景帝,壯年好色, 怎肯放過嬌娃?幾經侍寢,居然壓倒香國,宮中已稱呼她為王美人,或稱王夫人。王美人又替妹妹關說,太子當然喜愛。便派東宮侍監,賞着金帛,再向臧兒聘她的次女為嬪嬙。臧兒當然欣喜,一對姊妹花,左擁右抱,深得太子喜愛。王美人雖接連懷妊,偏祇生女不生男到了。
景帝即位那一年,史傳景帝夢見一個赤彘,落入王美人宮中,彷彿龍形;當下召術士姚翁入商。姚翁說:「兆主吉祥,當生奇男,為漢室盛主!」景帝大喜。過了數日,景帝又夢見神女捧日,授與王美人,王美人吞入口中。醒後,告知王美人;而王美人亦夢日入懷。從此王美人便果懷妊,十月滿足,生下一男。景帝因有赤彘之夢,取名為彘,嗣因彘字到底不雅,乃改名為徹,便未再妊,而她的妹妹却連生四男,後皆封王。王美人所生的徹,就是後來的漢武帝。這段神奇的夢日史料,也許是後世史家有意替皇室渲染的呢!
景帝六年,景帝果然下了一道詔旨,平白地把薄皇后廢了,栗姬總以為母以子貴,繼位皇后,當然是鐵定的了。那時景帝的胞姊館陶公主,生有一女,名叫阿嬌,想配給太子榮為妻,便使人向栗姬示意,誰知栗姬妒意很重,恨館陶公主常向景帝推荐美人,便隨口謝絕。館陶公主惱羞成怒,便與栗姬結下冤仇。王美人則趁此機會,巴結館陶公主,感情日見融治,館陶公主便有意將女阿嬌許給王美人所生的兒子徹。王美人當然欣喜了不得,便將此事轉告景帝。景帝覺得阿嬌的年齡比徹大幾歲,不甚相配,尚未答應。一天館陶公主攜女阿嬌入宫,適徹亦侍立母側,館陶公主便抱了徹在膝上向他說:「你願不願意娶太太?」徹嬉笑不言。館陶公主故意指着宮女,問他合不合意,徹均搖頭。又指着自已的女兒說:「阿嬌好不好?」 徹微笑着點頭說:「若得阿嬌為妻,當以金屋貯之。甚好!甚好!」館陶公主和王美人聽了都欣喜得了不得,便抱了去見景帝。景帝問及,徹亦自認不諱。景帝想他小小年紀,獨喜阿嬌,也許是前生註定,便認定了這項親事。
景帝既廢薄后,本有意立栗姬為后,館陶公主得知這個消息,忙向景帝進讒說:「栗姬崇信邪術,心毒多妒,每對諸夫人背後詛咒。恐一旦為后,難免『人彘』的慘禍呢!」景帝聽到「人彘」二字,也覺驚心,後來視察栗姬,確也恃寵生妒。同時館陶公主又常稱王美人所生的兒子徹,如何聰明,如何孝順。景帝記起前時夢兆,不但把立栗姬為后的念頭打消,而且有意廢太子榮,改立徹為太子,再加觀察王美人,格外謙和,譽滿六宮越覺得栗姬母子不順眼了。
不覺蹉跎又是一年,王美人已知景帝怨恨栗姬。特囑大行官(禮官)奏請母以子為貴,請立栗姬為后,景帝看了表章。不覺大怒,疑是栗姬從中主使,即將大行官下獄,且竟廢太子榮為臨江王。諸大臣苦諫不從。栗姬從此失寵,愛恨交加,竟一命鳴呼,到冥府報到去了。不消說是立徹為太子,王美人為皇后了。一個再嫁的民婦,居然入主中宮,說起來真是奇蹟哩!
可憐太子榮既然被廢,生母又死,出為臨江王。不過年餘,誰知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因增築王宮,侵佔了文帝廟垣 (ㄩㄢˊ)的空地,被人告發,傳旨令至廷尉處對質。榮到底是一個少年,未經大獄,已嚇得魂飛魄散;自思生母已死,己又失寵,覺得了無生趣,便在獄中作書謝罪,懸樑自殺了。時人莫不為之稱冤哩!
原書掃描如下:
![]() |
↑ 第九節 栗太子被廢蒙冤 (2.5.9) - (1) |
![]() |
↑ 第九節 栗太子被廢蒙冤 (2.5.9) - (2)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