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第三節 商代政治的特徵 (1.6.3)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六章 順天應人的商湯革命

第三節 商代政治的特徵 (1.6.3)

       據《史記。殷本紀》說:「自至於成湯八遷 (即遷都八處的意思)」。又楊雄兗州牧箴說:「成湯五徒,卒歸於毫 (即遷都五處始定都於毫的意思)」。由此可見商代都城遷徒的頻繁了。後來傳至十九代盤庚又遷都於 (今河南安陽縣) ,改國號叫,所以後人又叫商做殷商

      商代的都城,累次遷徒,且都在現今河南省區城裡的黃河兩岸。據歷史家研究,商代之遷徒,實有古代游牧行國的性質,若說是為避水患的關係,那就未免有點過於牽強附會了。

商代的政治,有幾個特徵
一、繼統法:以兄終弟及為主,而以子繼統輔之。自,凡二十八帝中,以弟繼兄者十四人,以子繼父且多為弟之子者六人。又如祭祀祖先,兄弟同禮,未常有嫡庶之分,是其特色。

二、迷信鬼神喜愛遊獵,商代卜辭,多刻於甲骨。在殷墟發掘出來的甲骨文,其中所記的事,多為祭祀與田獵的卜辭。這些甲骨文,是商人自己記載的歷史。所以中國歷史最可採信的,應從商代起。

三、發明鑄造青銅工具,使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富裕。由此可見商代的煉金術已極進步。在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墟中發掘出來的古物,甲骨,銅器玉器等,其製作之精美,為舉世所震驚,也成為中國考古學之重心。

四、商代賢明的君長眾多史記稱「商代盛衰凡十見」;孟子也說「自湯至武丁,聖賢之君六七作」。據史記可考者計有大甲 (第四代),大戊 (第九代),祖乙 (十三代),盤庚 (十九代),武丁 (廿二代),都是賢君。而武丁的時候,用傅說為相,尤其強盛。

五、商代是從沒有階級的氏族社會轉變到階級對立的奴隸社會;把氏族社會的部落,變成奴隸社會的國家。因為商代兵力強大,被征服的部落也很多。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第三節 商代政治的特徵 (1.6.3) - (1)
↑ 第三節 商代政治的特徵 (1.6.3)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