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3日 星期日

第三節 胡亥竊位趙高專權 (2.2.3)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後一篇】>

第二冊 中古時代 (由秦至文景之治)

第二章 秦朝暴政的覆亡

第三節 胡亥竊位趙高專權 (2.2.3)

        却說始皇死的時候,給扶蘇的那封信尚未發出,而落在趙高手裡。李斯為了忙於準備後事,也就沒有時間去過問那封信,惟恐始皇死在外面的消息傳出,會引起變亂,因此秘不發表,假稱始皇尚活着,一切起居照常供應;一面起駕趕返咸陽,吩咐隨行人員嚴守秘密;一面催趙高趕快將給扶蘇的信,派專使送去。誰知趙高懷着鬼胎,將書扣留不發,并私自勸胡亥自立。胡亥是一個糊塗蟲,不曉得利害,當然願意;只是怕丞相李斯不同意。趙高又保証可以說服李斯,胡亥也就不再攔阻,讓趙高去辦理。但趙高為什麼不願扶蘇繼位呢?原來趙高過去曾被蒙恬的弟弟蒙毅審訊,判處死刑。扶蘇最信任蒙氏兄弟,將來蒙氏兄弟得勢,對自己不利。所以儘量設法阻止扶蘇繼位,就是因為有這段恩怨呢!

        趙高去見李斯。李斯問他給扶蘇的信已經發出沒有?趙高回答說:「這封信現在胡亥手裡。我正為此事來與丞相商量。現在主上駕崩,遺囑、只有我們二人知道。現在太子究竟屬於何人,只要我們二人口中說出。但不知丞相意中果屬何人?」李斯聽了,很吃驚的說:「這是什話!主上遺言說得明白,這有什麼再說的呢?」趙高說:「丞相不要驚慌,我現在有五件事問你:你的功績、才能、謀略這三樣及得蒙恬麼?民心無怨和與扶蘇的感情,你及得蒙恬麼?」 李斯說:「我都不及蒙恬。你為什麼問我呢?」趙高說:「我在內宮服役二十餘年,沒有看到秦封功臣到了第二代的;且功臣的後代多有被殺害的。主上有二十幾個兒子,就是長子扶蘇剛毅武勇。他若繼位,必定重用蒙恬為丞相。那時還有你的權位嗎?我見胡亥仁慈篤厚,輕財重士;口才雖差,但心地却很聰明。若由他繼位,你我不但官祿可保,且扶立有功必得重任。現遺書已落在胡亥手中,我因與丞相同事多年,不敢不把實言相告。否則必有後禍哩!」 李斯趙高一席話說得啞口無言,只是唉聲嘆氣。趙高李斯名利心已動,便緊逼着對李斯說:「丞相!當斷不斷,必有奇禍!縱不為自己着想,也應顧及自己的子孫呀!」 李斯垂淚自言自語的說:「我生逢亂世,既不能以死報國,又不能奉行主上的遺命;主上沒有負我,而我却要負主上了啊!」於是這個窃位的陰謀,就如此解決了。胡亥也就樂得將錯就錯,好去做那二世皇帝了。便由趙高假傳詔旨,立胡亥為太子;另假傳詔旨:「責扶蘇在外無功,直言誹謗,久懷怨望,為子不孝賜劍自裁蒙恬不能匡正,為臣不忠一併賜死;兵權交給副將王離。」等語。胡亥便派心腹將假詔送往上郡。李斯明知趙高所為,誣枉己極,但自身名利富貴計,所有一切秘密計劃,無不贊同;沿途所經過的地方,都如始皇生前一樣供奉。故文武百官奏事,都是由趙高隨口亂說。始皇的靈車四面都有窗帷遮蔽,外人無從看見,還以為始皇未死哩!但那時正當秋季七月,冷暖無常,如遇紅日當空,免不得屍氣熏蒸,發出一種臭氣。於是趙高又想出一個辦法,假傳詔旨,令百官車上,各載鮑魚一石。各官雖不解何意,但始皇的專制,已成習慣,誰也不敢違背。於是一路臭氣薰天,誰也分不清是屍臭,還是鮑魚的臭氣呢!

        車駕到了咸陽,百官迎接。趙高又假傳詔旨說:「主上有病,百官免朝。」車駕直入宮中。那時恰好派往上郡的心腹使者已回,報告扶蘇接到詔旨,便即自殺;蒙恬則將兵權交給王離後,不肯自殺,自行入獄等待後命。胡亥趙高李斯見扶蘇已死,大功告成,才為始皇發喪立胡亥為二世皇帝。百官總道是始皇遺命,自然沒有異議。其時百官仍供舊職,惟趙高升為郎中令 (等於現在總統府的參軍長,掌理宮中侍衛諸郎官)。到了是年九月,便將始皇安葬在驪山築就的皇陵裡。這個皇陵築了十多年才完工,耗費的人力不下十萬人,你想這個工程浩大不浩大呢!為了防人發掘,四面都裝著機關。到了下葬的那天,胡亥又下一令:凡始皇後宮的嬪妃,沒有生育子女的一律殉葬。可憐這許多的美女,都被活活的閉死在陵墓中,你說慘不慘呢!又因為陵墓中殉葬的珍寶很多,為了避免工匠洩露,所以連工匠也一併悶斃在陵墓內。始皇父子用盡心機。築成陵墓,以為可保持久遠;誰知道不到數年,便被項羽派兵發掘,搜括一空。後來又有一個牧童,為了羊隻掉入壙(ㄎㄨㄤˋ 墓穴 )中,點火尋覓,遺下火種,將始皇遺塚燒得乾乾淨淨,連枯骨都燒成了灰!尚不及平民五尺桐棺一坏黃土能保持得久遠,枉費心機,實可為後世借鏡呢!

        却說胡亥繼位,稱為「二世皇帝」,對始皇遺下的制度,非但未改,反更變本加厲。至於蒙恬蒙毅兄弟,當然是死路一條,都被迫自殺了。到了第二年下詔改元,并仿照始皇巡行故事,照常出外巡行一番;也在始皇所立的石碑旁邊,再立石碑,對自己的功德表揚一番。俗語說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胡亥窃位的事,不免漸漸洩露。二世深恐兄弟們將來奪位,於是與趙高商議。由趙高構成大獄,將始皇的兒子拘了十數人,公主十人,都誣以謀反的罪名,一律處死。所有官吏平日與趙高不睦者,不論皇親國戚,一律誣攀在內,處死。因此陪死的官吏,實在不可勝計。始皇的子女,被趙高和二世殺光了,并且連家產也沒收了。只有一個公子高,自知難免一死,為了保全自己的妻兒子女。上書請求在始皇墓上殉葬。二世居然批准,說他孝思可嘉,并賞錢十萬。就是公子高想不死也不行了。你說好笑不好笑呢!二世的殘酷不仁,比他的父親始皇還要加倍哩!

        二世大誅宗室親舊,尚得意洋洋,以為從此可以高枕無憂。於是寵信趙高,言聽計從,肆行無忌。把阿房宮未完成的工程,繼續徵工趕築。又徵集武士入宫屯衛,共五萬人。自己則極盡聲色犬馬淫樂之能事。於是咸陽的粮食等供奉,不得不向外地征收。地方官吏只有向民間加征。累得老百姓十室九空,甚至賣兒賣妻來繳納錢粮。真是哀鴻遍地,民不聊生。二世只知深宮享樂,又怎知民間疾苦呢?還要仿照父親始皇的故事,下令征調民夫,出關外去防禦胡人。為了這一道苛刻的命令,遂致天下大亂;秦朝的天下,也就走上滅亡之路了。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後一篇】>


原書掃描如下:
↑ 第三節 胡亥竊位趙高專權 (2.2.3) - (1)
↑ 第三節 胡亥竊位趙高專權 (2.2.3) - (2)
↑ 第三節 胡亥竊位趙高專權 (2.2.3) - (3)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後一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