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 中古時代 (由秦至文景之治)
第二章 秦朝暴政的覆亡
第五節 斬白蛇劉邦起義 (2.2.5)
却說二世元年九月,也是陳勝揭竿而起的兩個月後,在今江蘇沛縣地方,出了一位平民天子,起義平定天下,就是後來漢朝的高祖皇帝,姓劉名邦字季。他父親名叫執嘉,母王氏,因為在鄉里受人崇敬,且年紀已老,所以里人都稱他的父親為太公,母親為劉媼 (ㄠˇ老婦)。他有二個哥哥,大的叫伯,次的叫仲。相傳他的母親有一天外出有事,路過大澤,自覺腳力疲勞,便坐在堤上休息,閉目養神;在似夢非夢的當兒,忽見一金甲神人從天而降。立在她的身旁,她一時便驚暈過去了。他的父親太公在家,忽見天色昏暗,雷電交加,想到妻子在外未歸,便出外尋找;見堤上睡着一人,半空中有雲罩着,似有蛟龍的鱗甲在蠕動,嚇得不敢近前。一瞬間又雲收霧散,現出一輪紅日,方近前一看,果然是他的妻子劉媼睡在那裡。便將她扶起,問她是否受驚。劉媼回答說:「我在堤上休息,忽見一金甲神人從天下降,我便嚇暈倒了。現在醒來,纔知是在做夢。」太公也講述剛才所見的情形。休息了一會。便一同回家。誰知劉媼從此便有了孕。十月滿足,生下一個男孩,生得長頸高鼻,左股上有七十二顆黑痣。太公很是喜歡;知道這個孩子將來不平凡,便取名為邦;又因他最小。就以季為字。這也許是古史故意對這些帝王編出來的神話吧?所以才有這些異聞哩!
太公世代業農,伯仲二人也就隨父耕種;唯獨劉邦長大後,不喜耕種工作,專好在外面交友閒蕩,太公屢戒不聽,因對劉邦特別喜愛,也就縱容他自由。後來伯仲均娶有妻室,見劉邦長得身高七尺八寸,正年輕力壯,不事生產;伯妻素來慳 (ㄑㄧㄢ)吝,不免有些閒言怨語。太公時有所聞,便索性把家產分了。伯仲帶了妻子另外分居。劉邦因尚未娶妻,便隨父母同住。荏苒年光,劉邦已二十歲了,仍終日閒蕩,不務正業,還要向家中拿錢去結交朋友。太公本來覺得劉邦生像不凡,另眼相看,至此見他長大無成,便把他視為一個無賴子,連衣食都不願周給。劉邦却毫不在意,有時恐怕父親責罵,不敢回家,便到兩個哥哥家去安身。兄弟到底是同胞,却不好對他漠視。那知他的大哥忽然得病死了,他的大嫂本來不喜歡他,自然不願再供給他的飯食了。劉邦却不管他的大嫂喜不喜歡,仍常到嫂嫂那裡去要飯吃。他的大嫂常以孤寡自稱,十有九拒。劉邦尚信以為真。有一天正午,同幾個朋友到大嫂家去,大嫂恐怕他們在她家吃午飯,便故意在厨房中將鍋子刮得噹噹的響,意思是告訴劉邦飯已經吃光了。劉邦也只好自悔來遲了.;他的幾個朋友也覺沒趣,便告辭走了。劉邦將朋友送走後,回到嫂嫂的厨房去看,誰知鍋中尚有大半鍋熱羔湯。劉邦才知嫂嫂故意使詐來拒絕迎他,便長嘆一聲回頭就走,從此便再也不到他大嫂家中去了。
劉邦生平最好杯中物,從此便成了兩家鄰居酒店的常客。這兩家酒店都是女人開的,一叫王媼、一叫武婦 (史記作武負)。二婦雖係女流,但因劉邦係毗鄰少年,也不便拒絕。且劉邦若走入他們酒店,生意便特别好,不覺暗中稱奇;所以劉邦要賒酒,沒有不答應的。劉邦只要有人肯賒,也樂得盡情痛飲,并不時邀朋友來共飲,每到年終結帳,劉邦無錢還債,而二婦也不追討;歷年欠債,也就一筆勾銷罷了。後來劉邦總算謀到一個泗上亭長 (相當於現在的里長)的職務,因此便與沛縣裡的官吏如功曹蕭何、曹參、夏侯嬰等成為很好的朋友,時相往來。 那時劉邦已三十多歲了,還沒有娶親。因為都覺得他無賴,不願把女兒嫁給他。他本來好色,就不免常有尋花問柳的情形,因此也就不急向人求婚了。
有一天,縣令的老友單父人呂公携帶家眷來沛縣避難,沛縣地方紳士和縣府官吏,為了縣令的面子,都來拜賀。公推蕭何為總辦,替他收取賀禮。劉邦也前往拜賀。蕭何見劉邦來了,有意開他的玩笑,因為知道他身邊沒有錢,便對家人說:「賀禮不滿一千錢的,請坐在屏堂下面」。劉邦聽了,便拿出名刺。在上寫:「賀儀一萬」。呂公接來一看,見他賀禮特多,便自迎接,請他上坐;且見他相貌不凡,更特別優待。蕭何知道劉邦沒有錢,便在旁譏笑的說:「劉邦好說大話,恐怕不是事實呢!」,呂公雖然聽到,也不介意,竟請劉邦坐在首席。劉邦也不推讓,舉杯痛飲,興趣勃然。席散後呂公獨留劉邦。劉邦也不愁自己不名一文,處之泰然。呂公送客回來後,對劉邦說:「我最喜歡看相,從沒有看到一個有你這樣貴相的。但不知你已娶親沒有?」劉邦回答說:「沒有」。呂公說:「我有一個小女名叫雉,願給你為妻,不知你願意麼?」劉邦聽了,當然高興,便满口應諾,即拜呂公,行岳婚之禮;并約期親迎。呂氏女就是後來的呂皇后了。劉邦雖與呂女成婚,夫妻也很恩愛,但因好色成性,又勾搭了一個姓曹的少女相戀成奸。曹女雖是小家碧玉,却長得楚楚動人,以後也迎入宮中為貴妃了。劉邦曾自己設計用竹皮做成帽子,稱為「劉氏冠」;後來漢制,必登公爵,始准載這種帽子。後人稱為「鵝尾冠」。
却說二世為了增築始皇陵墓,會頒發詔旨,徵集各郡縣罪犯,至驪山苦役。沛縣發出了好些罪犯,派劉邦押送,在路上便逃走好幾個。劉邦獨自一人,既不便追趕,又無法鎮壓;一路走一路想,覺得實在沒有辦法來完成這個任務。到了豐縣 (今江蘇豐縣)西邊的大澤,便索性把這些罪犯一齊放了,并對這些罪犯說:「你們到了驪山;必定充當苦役。看來難得活命。現 在放你們一條生路去罷!」眾罪犯說:「你放了我們,當然感恩不盡;但你怎樣回縣銷差呢!」 劉邦大笑說:「你們走後,我當然要遠走高飛,難道還回縣去尋死不成?」至此,有十多個壯士齊聲說:「劉公這樣大德待人,我們情願追隨你,不願離開!」劉邦乃一再申明說:「願不願意從我,均聽你們自由決定,絕不可勉強。」於是有十數人願同行。那時天色已晚,劉邦因心中煩悶,且已喝得有八成酒意,便趁着酒興,從小路逃走。忽然前面有人退了回來,大叫說:「不能過去!」劉邦問明,始知前面有數丈長的一條白蛇擋住了去路。劉邦聽了便生氣的說:「壯士行路,難道還怕蛇嗎?」說着便仗着酒興冒險前進,果見一條數丈長的蛇,横在路上不動。劉邦拔出劍來,手起劍落,將蛇斬為兩段,便安然通過。走了約數里,因天黑難行, 且劉邦酒性也發作了,便選了一個僻靜的地方,一同休息。劉邦倒頭便睡着了,等到醒來,不覺已經天色黎明了。適有一個豐縣人經過,認識劉邦,對劉邦說:「真是奇怪!我剛才遇到一個老太婆,在那邊哭。我問他為什麼哭?老太婆說,有人殺了他的兒子;并指路旁一條死蛇說 :『我的兒子係「白帝之子」,化蛇當道,被「赤帝之子」斬了。』,我想這老婆子必定是一個瘋子,把蛇當作自己的兒子。正想去拉她同走,我還沒有動手,老婆子忽然不見了。劉邦正在呆想未答。那人便走了。劉邦心中暗想,莫非我真的要做皇帝?於是便不回鄉,同十餘人逃入芒 (今河南承城縣東北)碭 (今江蘇碭山縣南)二山間避禍去了。
說也奇怪,劉邦等躲在芒碭二山間,本來是很幽僻的地方,不知如何竟被劉邦的妻子呂氏帶着一子一女找到了。問原因,才知縣令得知劉邦放了罪犯逃走,便派人到他家中搜查,并將呂氏拘押,在牢中受盡獄卒侮辱。多虧蕭何、任敖二人解救,始得釋放,故特找來。傳說呂氏有慧眼,能看風雲,便知其夫所在。這也許是後人附會的吧!
當陳勝起兵的時候,沛縣的父老把縣令殺了,由蕭何等迎劉邦入城,公推劉邦為沛公。那時劉邦已經是四十八歲了。
劉邦就職後,因有赤帝子斬白帝子的話,所以旗幟均用紅色。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任敖等,均為起義的功臣,并招集沛中子弟二三千人,由樊噲和夏侯嬰統領。正批分兵出發 。因劉邦的母親劉媼去世,只好將軍事擱起,還豐鄉去辦理喪事去了。同時在長江南岸的吳縣 (今江蘇吳縣)也起了一支八千子弟兵,叱咤風雲於吳中哩!
原書掃描如下:
![]() |
↑ 第五節 斬白蛇劉邦起義 (2.2.5) - (1) |
![]() |
↑ 第五節 斬白蛇劉邦起義 (2.2.5) - (2) |
![]() |
↑ 第五節 斬白蛇劉邦起義 (2.2.5) - (3)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