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四章 堯舜的「禪讓政治」
第一節 選賢任能的唐堯 (1.4.1)
據古書傳述,黃帝在位一百年,黃帝死後,前後相繼仍保持名號的帝王有少昊、顓頊、帝嚳、帝摯。據說帝摯在位九年己沒有善政,且黎苗作亂,國勢漸衰,由堯平定黎苗之亂,國勢稍安,各諸侯以堯平亂有功於民,於是擁堯繼位。堯定都於平陽 (今山西臨汾縣,(由黃帝至堯,其間時間很長,凡歷二四二年)),國號唐,後世故稱唐堯。
唐堯是諸侯共立的新帝,因此德名遠播,疆域亦較黃帝時擴大,政治清明,國內大治。傳說他立有「誹謗之木」和「敢諫之鼓」。這確是為大眾服務的聖君。相傳有一首古歌謠:「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就是歌頌他的。由此可見唐堯的盛世及人民生活的自由幸福了;
唐堯晚年時代,洪水氾濫,水災很嚴重;同時三苗民族又在江淮一帶乘機作亂。堯感到自已的精力已衰,不能繼續擔負國家的重責大任,而自已的兒子丹朱又不肖;於是便訪求有才德的人,準備讓位給他。結果找到民間的一個孝子名叫舜的,堯先叫他幫助整理政治,試試他的能力。并將自己的女兒娥皇、女英二人嫁給舜做妻子。舜的能力很強,不但把政治整理得很好,而且把三苗的叛亂也平定了。堯即位七十年,便命舜代攝天子的政事;舜攝政,二十八年之久,至堯逝世後,始正式繼承帝位。那時舜己經是六十歲的人了。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原書照片如下:
![]() |
↑ 第一節 選賢任能的唐堯 (1.4.1) - (1) |
![]() |
↑ 第一節 選賢任能的唐堯 (1.4.1) - (2) |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一冊】 【後一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