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

第十節 袁盎被刺與周亞夫遭忌 (2.5.10)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第三冊】>

第二冊 中古時代 (由秦至文景之治)

第五章 西漢盛世的「文景之治」

第十節 袁盎被刺與周亞夫遭忌 (2.5.10)

        却說梁王為竇太后的愛子,景帝的胞弟,聽說栗太子被廢,意欲太后替他主張,訂一兄終弟及的新約。竇太后憐愛少子,當然樂從,遂召入景帝,母子三人聚飲。太后對景帝說 :「我年已老,他日梁王的身世,就靠你這個哥哥照料了。」景帝聞言,忙離席跪下說:「謹遵慈命」 事後景帝細思母言,莫非因我廢去太子,欲將梁王接替不成?於是便召入大臣密議。袁盎首稱不行,且言:「昔宋宣公不立子而立弟,後來五世爭國,禍亂不已。故春秋要議,傳子不傳弟,實為免得亂統所致也。」群臣均表贊成。景帝乃將袁盎所說,禀告太后。太后也就無話可說,梁王只得怏怏歸國,景帝乃決定立為太子。梁王歸國後,心恨袁盎,便暗中派刺客將袁盎刺死;還有幾位大臣,亦同時遇害。景帝亦知是梁王所為,但為顧及太后,只派使至梁王索取罪犯,總算梁王接受使者的忠告,將兩個幸臣公孫詭羊勝斬首,呈報景帝銷案,並親自入京謝罪。但因深恨周亞夫前領兵平定七國叛亂時,未發兵救梁,故在景帝的面前常說周亞夫的壞話。且周亞夫為人直誠,敢犯顏直諫,為了封侯王信 (景帝內弟),周亞夫據理力爭,因此被免去相位,寵遇也就日衰了。

      有一天,景帝召入周亞夫侍宴,在周亞夫面前,僅酒杯一只,大肉一塊,既無筷子,也無別的菜餚。亞夫遭此戲弄,不覺怒氣冲冲。向尚席官說:「快拿筷子來!」 尚席官假作癡呆,亞夫正要再言,景帝笑着說:「這還不滿你的意麼?」亞夫又恨又愧,不得已離席跪下,免冠稱謝。景帝纔說到一個起字,亞夫便即起身,掉頭趨出。景帝目送亞夫出門,便喟然歎氣的說:「此入怏怏,非少主臣!」 亞夫業已出門,並未聽到。過了數日,忽有朝使召亞夫至廷尉處對簿。原來有人密告亞夫謀反。因為亞夫的兒子買了五百具甲楯,作為他日護喪的儀仗,亞夫看了告密書,方答辯這是買的葬器,怎能說是謀反呢?大理卿又譏笑的說:「就使你不欲反於地上,也是謀反地下,何必諱言?」 亞夫生性高傲,怎受得此種譏諷,索性閉目不言,便繫入獄中。亞夫在獄一連五日不進飲食,竟至活活餓死。當初有許負看亞夫的相,說他貴可封國,但結果不好,必致餓死。這正好應了相士的話哩!

      景帝在位十六年死時只四十八歲。因他在位,尚能與民休息,無甚紛更,總算有些守成規範,故吏家以文景並稱。太子繼位,年僅十六歲,他就是好大喜功,比跡秦始皇的漢武帝呢!

(第二冊 完)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第三冊】>


原書掃描如下:
↑ 第十節 袁盎被刺與周亞夫遭忌 (2.5.10)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第三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