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 上古時代 (由上古時代至秦的統一)
第七章 西周的建國與東遷
第一節 周代的開國故事 (1.7.1)
周代的始祖姓姬名棄。相傳棄出生的時候,尚有一段神話。有一次棄的母親姜嫄,到郊外去祭祀,在路上看見一個巨大的腳印。他一時好奇,就從腳印上走過去,忽然身上有所感應, 以後便有了孕。懷胎十月滿足,便生了一個男孩;她認為不吉利,決定把這孩子棄掉。第一次,棄在很窄的巷子裡,但是這命大的孩子,並沒有被從那巷子裡走過的牛馬踏死;第二次,棄在大樹林裡,恰巧遇到樵夫把孩子救了出來;第三次,把孩子棄在冰上,想把他凍死,但是忽然飛來許多鳥,用羽翼作被褥,保護著這幼小的生命。經過這三次的奇蹟,姜嫄覺得這孩子必有來歷,才抱回來撫養,取名就叫做棄。
棄幼時便喜歡栽種菽蔴,而且都長得很好。他長大後,仍然愛研究耕種,因為成績優異,農民都來向他指教。因為他有稼穡(ㄐㄧㄚˋ ㄙㄜˋ)的專長,堯帝時便做了農師;舜帝時稱他做「后稷」(掌管農業的官),封他在邰地(今陝西武功縣);以後世代都做「后稷」的官。歷若干代至不窟,那時正當夏代太康失國,不窟也就棄官逃至西北戎狄之間,傳世不明。
後傳到公劉,遷居現今陝西邠(ㄅㄧㄣ)縣地方,仍從事農業,人民多來依附。十傳至古公亶父(亶 ㄉㄢˇ),也很有德行,為人民所愛載。因常有異族侵擾,不忍人民遭受兵禍,便遷到岐地 (今陝西岐山縣),定國號叫周;到那時始強盛。相傳古公亶父的妃子叫太姜,生有三個兒子:長的叫太伯,次的叫虞仲,第三個叫季歷。季歷的妃子叫太任。太姜和太任,在歷史上都是很賢德的女子。太任生了一個男孩叫昌。相傳昌生時有赤雀啣丹書的祥兆,所以古公很喜愛這位孫兒。太伯和虞仲看出父親意思,便相偕逃奔到南方荆蠻地方去了(傳說後來成為吳國的祖先),以便把承繼祖業的權利讓給弟弟季歷。
古公死後,季歷繼位,能履行父親的仁政,諸侯都很順服。季歷死後,其子昌繼立,受紂王封為西方諸侯的首領,稱做「西伯」。論語說:「三分天下有其二」,由此可見周朝開國時的強盛情形了。後來昌的兒子發(武王)伐紂,得了天下,昌就被尊為文王,古公亶父被尊為太王,季歷被尊為王季。這是周代先世和開國的傳奇故事。
原書照片如下:
![]() |
↑ 第一節 周代的開國故事 (1.7.1) - (1) |
![]() |
↑ 第一節 周代的開國故事 (1.7.1) - (2) |
【關於 季歷、姬昌(周文王) 的補充】:
回覆刪除周太王姬亶的長子太伯和次子仲雍為了給弟弟季歷讓位,而出走南越之地,形成了吳人部落,後來成為「春秋十二諸侯」之一的吳國。
而季歷則繼承了周族的首領「西伯」之位,是為王季。
商王為了同化周人血統,將摯國貴族女(商王血統)太任嫁給王季為正妻,生了姬昌。
王季被商王文丁殺死後,擁有一半商人血統的姬昌被立為西伯侯,是為周文王。
周族在周文王的治理下已經具備了滅商的實力,這引起了商王帝辛(即商紂王)的疑忌,帝辛於是將姬昌囚禁,想加害於他,姬昌似乎又要走當年他父親王季的老路。
但帝辛這人很好色,周人將美女和奇珍異寶盡數獻給帝辛,帝辛一高興就把姬昌給放了。
帝辛為了敗壞姬昌的名聲,特意將姬昌在殷都為質的長子伯邑考殺害,並做成肉羹,讓姬昌品嘗。姬昌無奈,只有照辦,才得以回到西岐。
(2017-11-17 by 蜀山筆俠)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y2p3o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