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第二節 秦始皇對內的政治措施 (2.1.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後一篇】>

第二冊 中古時代 (由秦至文景之治)

第一章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的政策

第二節 秦始皇對內的政治措施 (2.1.2)

        却說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并不再把土地分給他的子弟,全國的大權完全集中在中央政府。他把天下劃分為三十六郡(以後增至四十多郡),每郡設有郡守 (官名等於今之省主席) 管理全郡政事;另設守尉 (管理軍事),御史 (管理監察),這些官職都是由皇帝簡派的,直接受皇帝指揮,并不能世襲。郡以下設縣令,縣以下有亭長。組織完密,層層約束,控制着每一個「黔首」(即老百姓因秦朝崇向黑色,老百姓均以黑布巾包頭,黔為黑色,所以把老百姓改稱黔首) 的行動。這種政治改革影響後世最深且鉅,也是今日省、縣、鄉政制的雛形哩!

        在未統一以前,各國有各國的文字;各國有各國的錢幣度 (尺)量 (斗)衡 (秤) 、(那時的錢幣大體可分為圓形、刀形、錐形三種) 。到秦始皇統一後,規定一律用圓形錢、中間開四方的孔,象徵天圓地方;又將各國文字一律簡化,稱之為「小篆」,後來又將「小篆」簡化,稱之為「隸書」。為今日楷書之雛形;又將所有,一律統一規定,并統一法制,推行全國。至此,天下才算真正的統一了。根據上面這些對內的政治措施,秦始皇在歷史上雖然是一位暴君,但他的好處,我們也不能一筆抹殺。他的政治抱負實在也很偉大呢!否則我們中國這樣廣大的地區,沒有他的統一,難免不會變成歐洲那樣割裂,而出現很多的小國家哩!

        現在我們再看看他對內的暴政罷!他為了防止人民造反,將天下的武器收盡,規定老百姓不能私藏武器;焚書坑儒,來控制老百姓的思想;大興土木、建築「阿房宮」,以圖自己享樂;興建「馳道」和築「萬里長城」,到處濫用民力。老百姓實在活不下去了,所以他的暴政潰滅之快,在歷史上也是鮮見的。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後一篇】>


原書掃描如下:
↑ 第二節 秦始皇對內的政治措施 (2.1.2) - (1)
↑ 第二節 秦始皇對內的政治措施 (2.1.2)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後一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