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第七節 韓信妙計平趙魏 (2.3.7)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後一篇】>

第二冊 中古時代 (由秦至文景之治)

第三章 項羽分封後的楚漢相爭

第七節 韓信妙計平趙魏 (2.3.7)

        却說項羽正在境與田横殺得難解的時候,的都城彭城已被劉邦攻破。而劉邦也正在楚宮醇酒美人興高采烈的歡宴,快活得了不得了。項羽聽說彭城失守,直氣得七孔生烟,暴跳如雷,除留下諸將攻齊外,親自率領精騎三萬人星夜趕歸反撲彭城。那時蕭縣東南劉邦本來派有數營兵駐守,以防項羽。誰知項羽寅夜到來,漢營全無戒備;項羽麾軍突入,漢兵除被殺外,逃避一空。楚軍乘勝長驅直進,撲向彭城。漢軍將士因日酗酒色,竟毫無防備;忽聞楚軍兵臨城下,統嚇得形色倉皇,心神慌亂,那裡還能接戰。且項羽挾怒而來,銳不可當,真是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五十多萬漢軍,前走的自相踐踏;後走的都被楚軍屠戮,慘死了十多萬;還有三四十萬人馬。南奔入山,又被楚軍追殺了好幾萬人;其餘的逃竄到靈璧縣東。爭渡 (ㄙㄨㄟ),水中溺斃及互相擠落水中死的,差不多有十幾萬人。據古史上紀載,「尸體隨波漂積,睢水為之不流。」你說漢軍敗得是多麼慘啊!

        却說劉邦總算單騎獨馬,遂得性命;本想趁便返家搬取家眷,免遭楚軍毒手;誰知家人均已逃散不知去向,只好落荒再走。又走了幾十里,不覺天色已黑,且飢寒交迫,只好向村落借宿。忽見一老人自村內出來,劉邦便向前問訊。老人見劉邦不俗,想非凡人,便引到家中。問訊之下,劉邦也不隱瞞,直言逃脱經過。老人甚是驚異,便盛情款待。原來老人姓定陶人,逃難隱居於此;家人均已散失,只有一小女隨在身邊。忙叫女兒出來拜見劉邦;雖是鄉村女子,衣服樸素,倒也長得一表人才。劉邦看了,不免稱羨幾句。老人見劉邦對他的女兒注意,便願意將女兒給劉邦做姬妾。劉邦想不到在難中還得美妾,真是喜出望外。誰知一夜纏綿,戚女竟珠胎暗結,後來十月滿足,生下一男,就是趙王如意。戚女也就被封為戚夫人了。劉邦死後,被呂后殘殺,稱為「人彘」的就是她啊!後話暫且不題。

        第二天,劉邦依依辭別,并允一俟安定即來迎接,決不爽約。劉邦走不多時,忽見塵頭大起,約有數百騎馳來。他怕是楚兵,忙躲入林中偷看;原來是自己部將夏侯嬰,趕忙出來相見。於是夏侯嬰便請劉邦換馬登車,親自駕車護行。沿途難民,紛紛奔走,劉邦忽見人叢中有一男孩和一女孩狼狽同行,好像是自己的兒女,近前一看,果然是自己的兒女。詢問之下,方知家人被亂兵衝散,不知下落。劉邦至此,也不免流淚,便叫上車同行。忽聽後面人喊馬嘶,回頭一看,原來是楚將季布帶兵追來;嚇得劉邦魂飛魄散,盡力駕車向前奔行。劉邦恐車重難行,幾次要將自已的女兒推下車去;多虧夏侯嬰竭力相救,始得保全性命。那時下邑 (即今河南夏邑縣)是由劉邦的妻兄呂澤帶兵防守;劉邦便和夏侯嬰投奔下邑,方得到一個安身的地方。後來漢將聽到劉邦現在下邑,又陸續聚集,軍勢又漸振興了。經調查各路諸侯的消息:殷王司馬卭陣亡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復降楚;韓、趙、河南各路殘兵,都散回本國去了;其他諸侯,又多背叛漢降楚。最傷腦筋的是,劉邦的父親太公妻子呂氏,都被楚軍俘虜了。項羽視為奇貨,留作抵押。接着又接故友王陵的哀報:他的母親也被楚軍俘虜,項羽逼着要王陵前去投降,誰知陵母甚賢,不願兒子降楚,便自殺了。項羽大怒,并把陵母的尸體,投入油鍋中洩恨。因此王陵便死心塌地歸漢,誓報大仇。

        劉邦收集散兵,固守滎陽成皋 (ㄍㄠ 水边的高地)(今河南汜水縣西北);一面採取張良的計謀,派隨何去說服九江王英布背楚歸漢;再派使者要韓信派兵前來援助;又派使者叫彭越去遮斷楚軍的粮運。韓信果然率兵來會,蕭何也遺發關中守卒前來,人數又有十多萬了。韓信到底不愧是員大將,出兵與楚軍交戰三次,均獲勝利。楚軍節節敗退,不敢越過滎陽。韓信并沿河築起甬道,運取敖倉儲粮,接濟軍粮。滎陽於是便成為重鎮了。那時劉邦已回到櫟陽,立子(尚只五歲)為太子,使丞相蕭何輔助,監守關中。自己則仍返滎陽坐鎮。此後漢軍即改用迂迴戰術:正面固守滎陽成皋,而側擊黄河以北地區。魏王自劉邦敗後,又復反漢,劉邦派韓信率兵去征討。韓信探得魏兵防守對河臨晉津,無法渡河,而上游陽夏則守兵很少。於是暗中派軍士收集瓦缸,用木夾住缸底,四面紮成方格,每格中縛一瓦缸,連同一排,作為渡河的工具,晚上便在上游陽夏偷渡。魏兵總以為只要守住臨晉津,漢軍便不得渡;誰知漢軍已在上游偷渡殺來,事前竟未防着,如何抵敵得住?結果大敗。韓信安邑 (今山西夏縣)將魏王豹擒獲。魏地遂告平定。韓信將魏王豹全家派兵押解滎陽,聽候漢王發落。劉邦總算沒有殺掉魏豹,只將他的家眷沒入為奴。魏豹有一妾薄姬,姿容美麗,發在織房織布,被劉邦看中了撥入後宮;幾度侍寢,因得懷孕,生下一男。取名為,就是後來的漢文帝薄姬後來也就成為薄太后。這真是因禍得福哩!

        且說韓信平定魏地後,又準備伐趙,適劉邦派張耳領兵前來會師,遂合兵西行。在(ㄩˋ )(今山西和順縣西北)與夏說交戰,夏說大敗被殺,於是漢軍便進入趙地。又被韓信背河結陣激勵士氣,擊敗趙兵陳餘泜水(今河北元氏縣境)戰敗被殺趙王被擒斬首趙地又平。這就是史上所謂韓信木罌(ㄧㄥ 小口大肚的瓶子)渡河擒魏豹背水結陣斬陳餘」的佳話。

       那時九江王英布已被隨何說服投漢,消息傳到彭城,氣得項羽暴跳如雷,立派大將率領精兵攻擊英布。經過幾度交戰,英布支持不住,只好棄去九江,與隨何同赴滎陽,投順滎陽。劉邦初次接見英布時,故意傲不為禮,使得英布懊惱異常,以堕其驕氣;繼則盛意款待,醇酒美人,樂得英布心花怒放,而向劉邦宣誓,願替漢效命。劉邦乃命英布收集舊部,并力拒楚。誰知項羽將英布的全家殺害,因此也就堅定了英布的歸漢決心。再由劉邦助予萬餘人馬,立使項羽增加了一個死敵。同時項羽又中了陳平的反間計,精忌他最得力的謀士范增;范增憤而辭職告歸。可憐忠心耿耿的范增,年紀已七十多歲了,在回家的路上,因憂憤交加,背上疽病發作而死。這些都是項羽莫大的損失!項羽雖然勇猛異常,從此也就註定了他失敗的命運了。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後一篇】>


原書掃描如下:
↑ 第七節 韓信妙計平趙魏 (2.3.7) - (1)
↑ 第七節 韓信妙計平趙魏 (2.3.7)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後一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