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 中古時代 (由秦至文景之治)
第四章 西漢初期的政局
第七節 誅滅諸呂文帝繼位 (2.4.7)
卻說右丞相陳平和大尉周勃,有位無權,相權則操在左丞相審食其手裡,兵權則由呂產、呂祿二人掌握,毫無實權。陳平雖為祿位起見,凡事俱秉承呂太后,日常借酒澆愁,但內心未嘗不憂,只苦於呂氏勢焰正勝,無法可施。那時有一個劉氏子弟朱虛侯劉章,是齊王劉襄的弟弟,趙王呂祿的女婿,年少英俊,甚得呂太后的歡心,派充內宮宿衛。有一天呂太后大宴宗親,大半是呂氏王侯,劉章看在眼內,不免氣憤,但表面仍不露聲色。適呂太后命劉章擔任監酒,劉章慨然說:「臣係將種,奉命監酒,請准照軍法行事。」太后尚以為他是一句戲言,當即照允。待大眾入席,酒過數巡,差不多都有幾分酒意,接着歌舞獻曲,太后也高興得喜笑顏開。 劉章復向太后申請說:「臣請為太后唱耕田歌。」 太后笑着說:「你的父親或者尚知耕田,你生時便為王子,怎知耕田的事情呢?」 劉章回答說:「臣頗知一二。」太后說:「好吧!你且說說耕田的大意吧?」劉章抗聲作歌,唱着說:「深耕溉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太后聽了,知他語帶諷刺;但在席上,不便詰責,只好默然不語。劉章則假裝不知,但令近侍殷勤奉酒,把大眾灌得大醉。有一個呂氏子弟,不勝酒力,私自逃席,被劉章看見,拔劍追出。大聲喝道:「你敢私自逃席麼?我已請得軍法從事,私自逃席,就是藐法!」說完,手起劍落,便將那人斬首,割了首級,回報太后說:「適有人逃席,臣已謹依軍法,將他處斬! 」嚇得滿座無不失色。就是太后也不便責他擅殺,因為已准他軍法從事,只得忍耐。於是這個宴會,就在這不歡與尴尬的情勢結束了。從此呂氏子弟,無不怕他三分。就是呂祿雖然對劉章不滿,但碍着自己的女兒,也不敢為難他。諸呂見呂祿尚不過問,誰還敢無故來加害劉章。但劉氏子弟,無不暗中歡喜:總算替劉家出了一口怨氣,陳平和周勃從此也與劉章親近,認為劉章是一個人才哩!
有太中大夫陸賈,目睹諸呂用事,不便力爭,便託病辭職;將所有家財分給五子各自謀生。自己則隨意閒游,逍遙林泉;有時也到長安拜訪老友大臣,飲酒談天。因此凡門吏和僕役,沒有一個不認識陸大夫的,所以出入自由,不煩通報。有一天去拜訪陳平,丞相府的門人見是熟客,由他自行進去。他走到內室,只見陳平正在低頭苦思,他進來了都不覺得。 陸賈便開口說:「丞相!你在想什麼呀?陳平被他一叫,嚇了一跳;抬頭一看,是老朋友來了,便即讓坐,并笑着反問道:「先生你看我有什心事?」陸賈回答說:「你位極人臣,富貴已極,還有什麼愁的?莫不是為了諸呂專政麼?」 陳平說:「先生說的對!請問有什麼妙策,轉危為安呢?」陸賈說:「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將相和睦,聚情歸附,即使有變,也不至分權。今日天下安危,完全掌握在你和太尉手裡。何不與太尉連絡情意,互相為助呢?」於是陳平又與陸賈密談了幾句,方纔告別。
原來陳平和周勃,雖同朝為官,然因過去周勃曾彈劾陳平受金一案,縱已事隔多年,仍不免心存芥蒂,貌合神離;自經陸賈為陳平畫策後,陳平便主動去結歡周勃,彼此談及國事,前嫌盡釋,一心一心意暗中安排誅滅呂氏的計劃。陳平又佩服陸賈的辯才,特贈他車馬奴僕黃金,要他去交遊朝中公卿,勸他們背呂助劉,暗為臂助;朝臣都被陸賈結交說服,不願從呂,因此呂氏勢力日孤。呂產、呂祿尚蒙鼓裡,仍然一意孤行;恃權恃勢,毫無悔改。
呂太后八年三月,呂太后祭神回宮後,腋下忽然青腫。生一毒瘤,醫藥無效,疼痛異常。纏綿床褥數月,自知不起;乃命呂祿為上將,管領禁衛北軍;呂產管領南軍。并囑二人不得離開宮禁,以防生變云云。不數日,呂太后宴駕。果然二人防備得非常嚴密:呂產在宮內護喪,呂祿在外巡視;就是太后靈櫃出葬,二人也未送葬,但帶着南北二軍,保衛官廷。陳平、周勃雖然有心誅滅諸呂,但是無隙可乘,只好耐心等待機會。朱虛侯劉章得知呂產、呂祿不離宮廷,無法下手;心想不如從外發難,方好動手。於是派密使赴齊,報告他的哥哥劉襄,叫他發兵起義,自在朝中為內應云云。齊王劉襄得報後,即會同瑯琊王劉澤會同起兵。消息傳到長安,呂產、呂祿很是吃驚,便派穎陰候灌嬰,領兵數萬,出擊齊兵。誰知灌嬰兵至滎陽,逗留不進;與太尉周勃早有聯絡,且外連絡齊王,靜候內外消息待變。那時朝中已另有變動,因陳平想到酈商父子,與呂產、呂祿甚有交情,遂假稱議事,把酈商邀請過來,作為抵押;再叫酈商的兒子酈寄去誘勸呂祿,勸呂祿交出兵權出就王封,方可得永久富貴。呂祿是一個平庸的人,也相信酈寄所說的是良言,便轉告呂氏父老。有的說可行。有的說不行,弄得呂祿遲疑不決。後來被臨光侯呂嬃知道了,把呂祿大罵一頓。酈寄見計不行,只好去回報陳平和周勃。正在躊躇無計的時候,忽報相國呂產已匆忙趕入宮中去了。陳平、周勃見事機已迫,於是便假傳詔旨,叫呂祿交出將印,由太尉周勃統領;尤恐呂祿不服,更遣酈寄同往。呂祿本來沒有什麼才識,又因酈寄是他的好朋友,總不會騙他,便交出將印,匆匆馳出北營去了。周勃得了將印,連忙馳入北營,召集北軍,立即下令說:「服從呂氏的露出右臂,服從劉氏的露出左臂。」北軍都袒露左臂,表示服從劉氏。於是遣人報告陳平。陳平又派朱虛侯劉章往助周勃。周勃便派劉章領兵千人入宮。劉章帶兵走到未央宮,只見呂產帶有少數南軍,尚在宮外徘徊,未得入宮,劉章便拔劍大呼殺賊。呂產見了大驚失色,回頭就跑。手下軍士因呂產平日對他們沒有什麼恩惠,誰肯賣死命出力,也就一鬨而散。結果呂產被擒,當被劉章一劍斬首。又長樂宮衛尉贅(ㄓㄨㄟˋ)其侯呂更始,也被劉章殺死。劉章返報周勃。周勃大喜說:「呂產既已伏法,天下大事定了!」 當即下令分派將士,分別搜捕諸呂,無論男女老幼,一古腦兒拿到軍前,就是呂祿、呂嬃也同時捉到一刀畢命。此外全部分數處處斬,差不多有數百人。只有燕王呂通,因在燕地,又假傳詔旨逼其自盡。 呂氏子弟在朝雖經呂后據提攜扶植顯赫一時,至此已族滅人亡,實可為後世顧戀私情貪戀權位者借鑑!就是從前呂后所立少帝弘,以及濟川、淮陽、恆山三王,因均非惠帝親生骨肉,係冒名入宮,濫受封賞,且均年幼,并未就國,因此也就同時被殺。這都是呂后造下的罪孽哩!
呂后專政計十五年,她始終遵循着無為政治的原則,與民休息。例如她在惠帝即位之初,即減低田赋税;後來又先後廢除「挾書律」及「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是值得稱道的 。只是過份袒私母家呂氏子弟,終於在她死後造成流血政變。愛之者實足以害之,呂后的作風,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哩!
政變成功後,齊王劉襄因係高祖的長孫,想謀取帝位最力。但朝中大臣以齊王的舅父駟鈞橫暴,恐蹈呂氏的覆轍。那時高祖的親子尚存代王恆和淮南王長,以代王恆仁孝寬厚,且母家薄氏也謹慎善良,乃共同議定迎代王恆回京即位,是為文帝,終開西漢文景政治的清平局面。
原書掃描如下:
![]() |
↑ 第七節 誅滅諸呂文帝繼位 (2.4.7) - (1) |
![]() |
↑ 第七節 誅滅諸呂文帝繼位 (2.4.7) - (2) |
![]() |
↑ 第七節 誅滅諸呂文帝繼位 (2.4.7) - (3)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