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第一節 漢高祖即位後的政治措施 (2.4.1)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後一篇】>

第二冊 中古時代 (由秦至文景之治)

第四章 西漢初期的政局

第一節 漢高祖即位後的政治措施 (2.4.1)

        却說項羽自刎烏江,楚地望風投降。於是全國又告統一。漢王劉邦返歸定陶,即馳入韓信營中。對韓信面諭說:「將軍屢建大功,平定天下,寡人當始終不忘;但現在應該休兵養民,將軍可將兵符繳還,仍歸原鎮好了。」韓信無法抗拒,只好將兵符繳還漢王。漢王於是又傳出一道命令說:「楚地已經平定,義帝又沒有後嗣,齊王韓信生長楚地,對楚地風俗甚為熟悉。 現改封為楚王,鎮守淮北,定都下邳 (今江蘇邳縣)。」韓信當時雖然心中很不愉快,也知道這是漢王記着前次請封齊王的嫌隙,但自思能衣錦還鄉,顯揚故土,也就欣然繳還齊王印信,改領楚王印信起行了。韓信到了下,即派人尋訪漂母受辱胯下的惡少年。漂母先到,韓信特賜千金報德。當那個惡少年到來的時候,嚇得臉無人色。自分必死,匍伏在地請罪。韓信笑着說:「我豈是那樣記恨的小人?你不必害怕了。我還要給你做一個中尉官哩!」少年聽了很是懷疑,忙叩頭說:「小人愚蠢,得罪了大王,今蒙不殺,已經是恩同再造了,怎敢再受封賞呢?」韓信又說:「我自願授官給你,你不必害怕。」少年乃拜謝退出。韓信對左右說:「這也是一個壯士哩!當他侮辱我的時候,我豈不能拼死與他爭鬥?但死得無名,所以我就忍耐了; 因此才得有今日哩!」左右都佩服韓信寬容大度。

        接着韓信又與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與韓信同名係舊韓室後裔),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張耳的兒子) ,燕王臧荼,共同聯名尊漢王劉邦皇帝。於是在漢王五年二月劉邦便在定陶附近汜水之北即位,定都洛陽。因他是漢朝的始祖,史稱漢高祖同年五月,遷都長安(今西安市),史稱西漢前漢

        漢高祖即位後,名義上雖然是統一,但事實上却仍然是分裂的;自陳勝吳廣起義後,各地起義者都紛紛擁載六國王室的後代為王,又重演戰國時代的局面;後來項羽也迎合這種潮流,秦亡後他又封了十八個王;楚漢戰爭結束,高祖為了酬勞這些功臣,把黃河長江下游的廣大地盤,都封給他的功臣,計有八個王國。此外又封了大批侯爵,數目多到一百四十個以上。那時王國的領土,大都廣到數郡;侯國則很少大過一縣的。在其國中,除享有經濟權賦稅徭役等,并有相當大的統治權。王國的官吏,除丞相外,其餘均由國王任免;列侯則僅能在封邑享有定額戶數的赋税和徭役;此外,則仍為郡縣制度,與秦制相同。但漢初的封建,則與周的封建,已大不相同。他係採用封建郡縣同置的辦法。

        高祖平定天下,籌劃政治,也忙了幾月;好在蕭何已將秦庭的圖表收存,故能將全國整理有條不紊,這不能說不是蕭何精明的功勞。有一天,高祖大宴群臣,宴會中對眾宣佈說:「諸位佐朕平定天下,今日宴會君臣同樂,可以不必忌諱,直言回答,朕為何能得天下?項氏為什麼會失天下?」當有高起王陵起立同聲回答說:「陛下使人攻城,每得一城,即作為封賞,能與天下共利,所以人人效力,得有天下。項羽則不然,他妒賢忌能,多疑好猜,戰勝不賞功,得地不分利,因此人心解體,所以便失去天下了。」 高祖聽了笑着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據我想來,須從用人上來說:試想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及張良;鎮守國內,使粮餉不絕,我不如蕭何;領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這三人都是當時的豪傑,我能委心任用,所以能得天下。項羽只有一個范增,都不能用,因此也就被我所滅了。」群臣聽了,都下座拜伏。高祖很是高興。當日的酒宴,可說是盡歡而散。「漢時三傑」的典故,即本高祖此語。

        却說齊相田横齊王田廣韓信擒斬後,便自立為齊王。失敗後會投奔到彭越那裡留住月餘。後來聽說彭越起兵從漢攻楚,自恐被禍,便率領親信五百人潛往東海,海島避匿。有人報告高祖,高祖很是担憂,便派朝臣賚了詔書前往招安。田横看了詔書,因他曾烹殺漢使酈生,現酈生的弟弟酈商在朝為官,恐不能相容,故不敢奉詔。高祖又一再保証「酈商決不致記起兄仇,要田横不要害怕;且田横若來投降,大則封王,小則封侯。倘若違旨不來,則發兵征剿!」等論。田横迫不得已只好隨漢使動身;五百人則仍留住島上,聽候消息。只帶門客二人同行。到離都城三十里地方,田横私對二個門客說:「我和劉邦都曾南面稱王,今日他做了皇帝,我要去向他稱臣,豈不可耻?况且我曾烹殺他的使臣,心中也未免有愧。他要召我,無非想見我一面,此去都城只三十里,你們割了我的頭去,形容尚可辦認,不致腐敗。我已國破家亡,死了也就算了!」二門客聽了大驚,正要勸阻,田横已拔劍自刎了。漢使只好割了田橫的首級,高祖看了,不覺嘆息的說:「田横兄弟三人,起自布衣,都相繼稱王,可算得是當今的賢士。現在慷慨自殺,不肯降漢,實在是可惜哩!」說完也不覺流淚;便封二門客為都尉,并派遣士卒為田横築墓,以王禮安葬田横。二門客送葬後,便在墓傍挖了二穴,相繼拔劍自刎而死。高祖聽說二門客又殉葬,甚是吃驚;想海島尚有五百人,豈不是後患,乃遣使赴海島,詐說田橫已受封爵,特來相招。島中五百人信以為真,便一同起行;既入漢都,始知田横二客均已死了,便同到田橫墓上哭拜後,都自殺了。今河南偃師縣西十五里,尚存田橫墓的古蹟。其節義之風,真可影嚮千古呢!

        又有楚將季布,自垓下逃亡後,為保全性命,不惜賣身朱家為奴。朱家是個著名的大俠,見季布英姿豪爽,與眾不同,盤問之下始知是季布賣身避禍。為了解救季布,便假扮客商,赴漢都去結交夏侯嬰。夏侯嬰亦知朱家俠義大名,接談之下,甚是相得。朱家便乘機對夏侯嬰說:「聽說朝中懸令捉拿季布,但不知季布究竟犯了什麼大罪?」 夏侯嬰說:「季布過去曾幫助項羽屢次圍困主上,所以主上想捉到處死。」朱家說:「人臣各為其主,方算盡忠。現在項氏雖滅,但他的遺臣尚多,難道都能一個個都捕殺麼?況主上新得天下,便欲報復私仇,轉覺得不能容人。季布無地容身。必遠走高飛,挺而走險。反增後患。公為朝中大臣,何不為國進言呢?」夏侯嬰聽了微笑的說:「你說的很對,我當進言。」朱家便告別回家,告知季布。 果然,不久赦令頒發,赦免季布。季布入朝謝罪,高祖也未多責,便授官郎中。當時一般人都覺得季布能剛能柔,不愧英雄。其實季布只是貪生怕死,較之朱家救活季布,并不望報,且終身不與季布相見,這才是俠義過人呢!季布的異父同母弟丁公,聽說季布已遇赦做官,也想博取富貴;因他過去追趕高祖時,曾賣情縱放;心想:季布對高祖有仇,尚得遇赦授官;我有恩於高祖,必得重用,便去求見。高祖見了丁公,便大怒的說:「丁公前為楚將,不肯盡忠;使項王失天下的,就是這種人,要他何用,綁出去斬首!」可憐丁公一場高興,反把性命丢了。高祖斬了丁公後,對群臣說:「我所以斬丁公,是為了後世這些不忠的人,做一個教訓!」這正是高祖權術駁馭將的所在。

        不久,燕王臧荼謀反,高祖領兵親征。臧荼尚未出兵,而漢軍已經殺到,結果臧荼大敗被擒,斬首了事。他的兒子臧衍則被逃脫,投奔匈奴去了。燕地平定,高祖便封與他同日出生的同里同學的盧綰去做燕王,自率大軍返都。

        忽有人密報楚將鍾離昧現隱匿在楚王韓信處。高祖本來對韓信很畏忌,聽說鍾離昧藏匿在韓信那裡,心裡很是担憂。又有人密報韓信已有謀反的企圖,更使高祖憂上加憂。本想統兵去征討,又恐怕不是韓信的敵手,當與陳平商議。陳平獻計說:「陛下可假說出遊雲夢(今湖北省長江南北一帶),徧召諸侯,會集陳地 (今河南淮陽縣);陳與楚近,韓信必來謁見:趁他謁見的時候將他拏下,這不是很容易的事嗎?」 高祖大喜,便照計下詔施行。韓信得了詔書,也不免動疑;恐怕惹禍,遲疑不決,因此悶悶不樂。左右進計說:「大王并無過錯,只不過收留鍾離昧一人。若將鍾離昧斬首去見,主上必定歡喜。還有什麼憂慮呢?」韓信聽了,也覺有理。便喚進鍾離昧,隱隱約約的說了幾句。鍾離昧聽他話中有原因,便用言語試探韓信說:「你莫不是害怕我在此,得罪漢王麼?」 韓信點頭。鍾離昧又說:「漢不敢攻楚,就是害怕我和你相連,共同抗拒。我若是今天死,恐怕你也不能生存了!」 韓信默然不答。鍾離昧乃起身,指着韓信罵道「你真是反覆小人!我不應該錯投到你這裡來!」說完,拔劍自刎而死。韓信鍾離昧已死,也樂得把鍾離昧的頭割下,帶了從騎數人,去陳地謁見高祖。誰知高祖見了韓信,便即叫左右將韓信拏下。韓信歎氣的說:「狡兔死,走狗烹,今天下已定,我當然要被烹了。」 高祖怒目對韓信說:「有人告你謀反,所以拏你!」 韓信也不多辯,任他轉入囚車。高祖見計已行。那裡還遊什麼雲夢?託詞韓信謀反,傳詔諸侯不必再來,便帶着韓信回都去了。

        高祖回到朝中,自思韓信功多過少,且反狀未明,不便論罪,便赦免了韓信將他降為淮陰侯。又大封功臣及親屬。只有張良不願接受大邑封賞,自願以留邑為封地,封為留侯。他對名利很淡泊,自佐漢成功後,平生志願已足;且素多病,遂學習導引吐納諸術,不食煙火,杜門謝客。常自語說:「我家累世相,韓為秦滅,故不惜重金替韓報仇。今秦已亡。我僅憑三寸舌,能為帝王師,自問也應知足。願從此不問世事,得從赤松子遊,方足了我一生哩!」 像張良假託神仙,視功名富貴如浮雲,不邀功,不戀名利,真可謂是善於明哲保身。世人又有幾 能勘破此關哩!

        高祖既封功臣,又覺得一班功臣舉止粗野。一點沒有禮法,常有醉後起舞,大呼大叫,拔劍擊柱,鬧得不成體統。有一個博士叔孫通,揣摩高祖的意思,往魯招集儒生二三十人,及自己的弟子百餘人,商議訂定朝議;無非是尊君抑臣,上寬下嚴。高祖看了他們演習,很是高興,便傳旨群臣演習。實行起來,果然嚴肅有威,鴉雀無聲,秩序井然。退朝後不覺大喜的說:「我今日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貴了。」叔孫通因訂定朝儀有功,甚合高祖的心意,便特別加賞。就是那些儒生和他的弟子都各賜官,真是皆大歡喜哩!那時已是漢朝七年元月的 事了。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後一篇】>


原書掃描如下:
↑  第一節 漢高祖即位後的政治措施 (2.4.1) - (1)
↑ 第一節 漢高祖即位後的政治措施 (2.4.1) - (2)
↑  第一節 漢高祖即位後的政治措施 (2.4.1) - (3)
↑  第一節 漢高祖即位後的政治措施 (2.4.1) - (4)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後一篇】>

1 則留言:

  1. 關於【齊王】的小筆記

    ●在「第六節 殺郡守項梁叔姪舉兵 (2.2.6)」 -- (齊王田儋> 田市 (田榮為相))
    却說秦將章邯滅張楚王陳勝後,接着使進擊魏王咎於臨濟 (今河南陳留縣西北)。
    齊王田儋派兵相救,為秦所敗。田儋戰死,魏王咎自殺。魏咎的弟弟魏豹投奔到楚。
    楚懷王給他數千兵,反攻魏地,擊退秦兵。楚懷王乃立魏豹為魏王。
    齊地又為田榮平定,立田儋的兒子市為齊王。田榮自為齊相,魏齊二地又暫時算是安定了。

    ●在「第二節 焚咸陽項羽還鄉 (2.3.2)」-- (齊王田市)
    膠東王 - 田市 - 齊王 - 即墨(山東即墨縣) - 齊地一部份
    齊王 - 田都 - 齊將 - 臨淄(山東臨淄縣) - 齊地一部份
    濟北王 - 田安 - 項羽將 - 博陽(山東泰安縣) - 齊地一部份

    ●在「第三節 張良獻計焚棧道 (2.3.3)」 -- (齊王田榮)
    田市封為膠東王,而封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
    田榮不遵項羽的命令,把田都趕走。田市怕項羽將來報復,便私自逃往膠東。
    田榮恨田市私逃, 自領兵追殺田市;
    又把濟北王田安刺殺,便自稱為齊王,佔有三齊的地盤。

    ●在「第六節 陳平棄楚歸漢 (2.3.6)」 -- (齊王田榮> 田假> 田横)
    項羽攻入齊地....田榮逃出城陽,走入平原。
    平原的老百姓本來不服田榮,便把他殺了。
    項羽縱兵殺入城陽,...以田假為齊王。誰知齊人不喜歡田假,
    而擁立田榮的弟弟田横,把田假趕走了。

    ●在「第九節 烹酈生楚漢劃界 (2.3.9)」 -- (齊王田廣)
    所以齊地經過年餘沒有兵禍,田横擁立兄子田廣為齊王,...
    ....韓信乘勝追擊,齊王田廣被擒斬首;
    只有田橫一人帶數十騎,去投奔彭越去了。

    ●在「第一節 漢高祖即位後的政治措施 (2.4.1)」 -- (齊王田横)
    齊相田横自齊王田廣被韓信擒斬後,便自立為齊王。
    田横潛往東海,高祖召回後,田横已拔劍自刎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