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

第七節 爭棋局吳世子亡身 (2.5.7)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後一篇】>

第二冊 中古時代 (由秦至文景之治)

第五章 西漢盛世的「文景之治」

第七節 爭棋局吳世子亡身 (2.5.7)

        却說吳王鎮守東南,享國日久,實力漸充;既得銅山鑄錢,復煮海水為鹽,壟斷厚利,國益富強。文帝在位十數年,吳王並未入朝,但遣其子入觀一次,却又禍生不測,竟至喪命,事情發生是這樣的:

        皇太子吳世子,本是從堂兄弟,彼此從無恩怨。此次吳世子賢入朝,皇太子啟奉父命陪他遊宴。盤桓了好幾天,因情感融洽,任意笑談,漸至熟不知禮。吳世子賢有隨來的師傅,皇太子啟則有東宮侍臣。彼此在一起下棋,雖然各有勝負,但均係少年氣盛,不肯認輸,因此連下數局,不肯罷手。有一盤棋皇太子啟下錯一着,將致全局皆輸,便要將這一着翻悔過來,吳世子賢按住不肯,彼此遂起爭論,且吳世子的師傅,多是楚人,秉性強悍,都幫着吳世子力爭,統說皇太子理曲。皇太子從未受過這樣委屈,不覺氣憤填心,順手舉起棋盤,猛力向吳世子擲去。吳世子未曾防着,閃避不及,被棋盤擊中頭臚,立即昏倒,血流如注,竟致死於非命。文帝聞報,倒也吃驚不小,只是不好加罪太子,除訓戒一番外,當即召入吳世子的師傅等好言勸慰。一方面厚殮吳世子,送柩回吳,吳王濞聞之悲恨交集,派人截住棺木,不肯收受,文帝只好就地埋葬了事。從此吳王濞心存怨望,不守臣節。文帝也知他為子銜恨,曲予優容; 便遣使召吳王濞入京,意欲當面排解,釋怨修和。但吳王濞不肯應召,託詞有病。後探得吳王濞並無病患,文帝也就有些生氣了。見有吳使入京,便下獄論罪。後有吳使賄賂前中郎令張武,纔得面見文帝,無非說:「吳王為子冤死,因心境不佳,故託病不朝,今被陛下察覺,很是憂懼,願陛下不咎既往,使能改過自新!」等語。文帝聽了很覺有理,遂將所拘吳使,一併放歸,且遣使賚了几杖(ㄐㄧˇ ㄓㄤˋ憑几與手杖),往賜吳王,並傳諭:「吳王年老,可使免朝」。吳王濞自然受拜,不敢生心。一時安撫得宜,總算沒有發生變亂。後來文帝也得知張武接受吳的賄賂,但並不說破,索性加賜張武,叫他自愧,以賞為罰。這也是文帝馭下的權術哩!

        文帝十七年,因受辛垣平呈獻玉杯,上刻有「人主延壽」字樣,於是將十七年改為元年。自改元後,過了好幾年,因政簡刑輕,天下承平。至改元後六年冬匈奴軍臣單于出動六萬餘騎,分二路侵擾邊境。警報傳到長安,文帝急調出三路人馬,往鎮三邊:一路出屯飛狐,由中大夫令勉統領;一路出屯句注 (句音鈎),由前楚相蘇意統領;一路出屯北地,由郎中令張武統領。文帝尚恐有疎虞,復令河內大守周亞夫駐兵細柳宗正劉禮駐兵霸上祝茲侯徐厲駐兵棘門;內外戒嚴,緩急有備,纔算安心。過了數日,御駕親往勞軍;先至霸上,次至棘門,統是直入營門,不先通報。劉徐兩將軍深居內帳,直至文帝入營,纔率將士往前迎聖駕。兩將因事前失候,跼蹐(ㄐㄩˊ ㄐㄧˊ 畏縮恐懼)不安,文帝也未深責,僅撫慰數語,便即退出營。繼至細柳營,只見門禁森嚴,如臨大敵,文帝暗暗稱奇,當令先驅通報,說聖駕已到,營兵端立不動,喝令停住,並正色相拒說:「我們只聞將軍令,不聞天子詔!」先驅返報。文帝車駕直至營門,又被營兵阻駕。文帝乃取出符節,交給隨員,使他入營通報。周亞夫才傳令開門,放入車駕;並囑咐御軍,軍中不得馳驅。文帝聽說,只好緩緩而行;到了營內,始見周亞夫披甲佩劍,前來迎駕,並稱:「甲冑在身,不便跪拜,臣照軍禮迎駕,望陛下恕罪。」文帝親囑數語,然後出營。周亞夫也未相送,一俟文帝出營,便將營門關閉,嚴整如故。文帝面顧左右說:「這纔算是真將軍了!像霸上棘門,如同兒戲。怎能如細柳營的嚴整呢!」文帝細柳營勞軍的故事,也就成為千古佳話了。

        後來匈奴見漢軍大隊出動,便又退去。文帝將各路人馬依次撤回。遂擢周亞夫中尉。周亞夫為絳侯周勃次子,從此也就深為文帝所器重了。

        約莫過了年餘,文帝忽然得病,藥石罔效,臨終時對太子說:「周亞夫緩急可恃,將來如有變亂,儘可使他掌握兵權,不必多疑!」並囑對喪事節儉減短喪期。太子啟泣涕受教,接着文帝竟瞑目歸天了。享年四十六歲,總計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花圃,車騎衣物,毫無增益,始終愛民如子,見有對民不便者,即予取銷。常想築一個露臺,估計之費,約需百金,便慨然感歎說:「百金乃中等人家十家的產業,我奉先帝宫室。尚恐不能享受,為什麼還要築臺呢?」遂將露臺罷議。平時衣服,無非是一件黑色的袍子,就是姬妾的衣服也不曳地,帷帳沒有文繡。所築霸陵,統用瓦器,金銀銅錫等物,一概摒去不用。每遇水旱天災,必發粟減賦,深深關切民間疾苦。因此海內安寧,家給人足,百姓安居樂業,每年斷獄最多不過數百件。史稱文帝為守成令主,不亞成康之治呢?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後一篇】>


原書掃描如下:
↑ 第七節 爭棋局吳世子亡身 (2.5.7) - (1)
↑ 第七節 爭棋局吳世子亡身 (2.5.7) - (2)


<【前一篇】                  【緣起】【總目錄】【代序】--【第二冊】                  【後一篇】>

1 則留言:

  1. 軍令如山安天下——名將周勃周亞夫父子(2)
    主筆:江湖閒樂生

    漢文帝後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冬,北方草原的統治者匈奴軍臣單于出動六萬鐵騎,兵分兩路,大舉進犯漢之邊境,三萬攻入上郡(陝西省綏德縣),三萬攻入雲中(內蒙古托克托縣),一路燒殺,於是警訊大起,烽火從邊地一直燒到了首都長安城附近的甘泉宮。

    漢文帝劉恆一看戰事緊急,指著大漢帝國疆域圖,立馬部署了六道防線:

    第一道,以中大夫令免為車騎將軍,防守趙地;
    第二道,以故楚相蘇意為將軍,防守代郡;
    第三道,以郎中令張武為將軍,駐守北地郡,屏衛關中。

    第四五六道則是為了確保長安首都之安全,分別為:
    宗正(九卿之一,執掌王族事務)劉禮率軍駐紮於長安東南的霸上,
    祝茲侯徐悼率軍駐紮在長安西北的棘門,
    河內太守條侯周亞夫率軍駐紮在長安西面的細柳。
    三路大軍,沿渭水三面拱衛長安。

    我們的主人公周亞夫終於登場了,雖然他繼承了父親、開國元勛周勃的爵位,並官拜河內守,但周家此時已然沒落,一個太守來到京城也不算啥大官!可誰也沒想到,他的這首次登場,竟是如此閃亮,如此光華奪目。
    (後略。值得一看,寫得很有趣哩!)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opqzy2q.html

    回覆刪除